河道于城市,是生动的灵魂;于个人,是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忆,是一种“临水而居”的诗意畅想。
老城如是,新城也要如此。
杭州的东大门,以东站枢纽为核心的城东新城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创造着新惊喜。而一座完整的新兴城市组团,应该配备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其中也包括亲水环境的河道建设。
未来,这里不仅要完成二号港、麦庙港、白石港整治工程,沟通白石港与四号港,铁路以西新开挖赵家港沟通运河等外,作为新开发区块,在规划期内还要重点完善辖区内的污水管网建设,杜绝新建地块的污染源。同时结合城东新城范围内的河道整治,同步疏浚河底,减少河道底泥的污染。通过新建顾家桥以及赵家港配水泵站,要引运河水进入钱江新城内部河网,加快河道水体循环,改善河道水质。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将打造一条浅水河,结合地块开发,构筑一处亲水步行街景观。
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个目标--成为“美丽江干”水环境改善示范区。
刚刚召开的全市“五水共治”工作动员大会吹响了治污水、排涝水、防洪水、保饮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集合号,“美丽江干”更是拿出《河道水环境改善五年规划》,让“畅想”在未来变为现实。
针对目前现状,江干的想法是“六位一体”,分别是水安全保障、水品质提升、水循环完善、水生态恢复、水文化繁荣、水景观优美,明确“保安全、控污源、引清源、通水系、建生态、显文化、塑美景、强管理”的河道水环境改善规划措施,通过工程措施上的综合治理与日常维护的长效管理,相互作用与配合,使江干区河道水环境得到改善。
江干提出要建设“二区、十河道”的示范区及示范河,除城东新城外,还要将钱江新城核心区作为重点改善区域,将京杭运河(江干段)、新开河、新塘河、二号港、大农港、笕桥港、九沙河、麦庙港、东风港、横河港10条作为重点改善河段。
水安全保障方面,编制防汛排涝及引配水规划,让江干的防汛排涝格局由“近水远排”调整为“近水近排”,也就是向钱塘江外排,目标是二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涝。
尤其是加快推进三堡沉砂池、五堡排涝站、三堡排涝站、顾家桥配水泵站等重要节点设施建设,新增九号港、机场北港、东风港等14处闸站,实现全区配水排涝设施的科学监管和调度。
水循环方面,在未来五年里,江干要打通断头河,构建“六横四纵”的水系循环体系。重点是实施机场港与和睦港沟通、引水河与和睦港沟通、白石港与四号港沟通、九沙河开挖、赵家港开挖等河道沟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