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第八届官产学研资介互动洽谈会环保技术专场上,由深港创新圈资助的近海城市污水处理、赤潮治理等多个项目备受企业关注,东江环保等知名环保公司纷纷要求与技术提供方进行详细洽谈,意欲让这些“深藏”在实验室的科研项目走上产业化道路。
产学研资介互动洽谈会上集聚了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投资机构、中介、产业等资源,希望通过多方推动形成一个从科研到产业化的良好演绎路径。昨天举行的环保技术专场由科工贸信委和人居委共同主办,来自虚拟大学园的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院校推介了其在环保产业上的研发成果,吸引了90多家深圳环保企业。据科工贸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互动会上主要是发布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资源,院校则进行环保项目的推介,与此同时,环保企业可以告诉科研机构其技术和人才需求,如此形成互动,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让科技资源更好地流动。
在洽谈会上,厦门大学的近海城市污水处理、赤潮治理等项目最受追捧。据项目负责人林光辉博士介绍,近海城市污水处理为深港创新圈资助项目,已申请了7至9个专利,目前在大梅沙有一个实验基地,下一步需要建一个更大规模的中试产品基地,因此必须与企业联合,这样才能申请到政府扶持资金。他说:“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姻好处多多,一是企业最了解市场,能及时反馈需求指引科研方向,另外,我们也需要企业的资金。今天项目发布后,很多企业都很感兴趣,宇星科技的副总裁已经约我下午去他们公司参观,商谈合作事宜。”
东江环保公司的技术总监任玉森告诉记者,企业也希望与科研机构合作,这样可以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同时还能掌握业内最先进的技术。在昨天的互动会上,东江环保、华大基因等公司均发布了自己的技术合作需求,希望院校为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同时希望能与科研机构多交流合作,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开辟良机。 (记者 王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