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丽俐报道 大观河下段水质检测结果显示,与2007年相比,大观河氨氮平均下降了14.1%,总磷平均下降了21%,化学需氧量平均下降了17.8%,达到了V类水;高锰酸盐指数平均下降了1.9%,达到IV类水质标准。这是记者昨天采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大观河“河长”杨远翔检查大观河时获悉的。
在对大观河及上下游支流沟渠、下游入湖口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进行检查并听取汇报后,杨远翔说,大观河整治近两年,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树变绿了,道路通达了,水变清了。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氨氮等很多指标明显下降。各项整治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肯定。但大观河的综合治理路还很长,篆塘附近的水质还有问题,湖面上似乎还飘着油花,说明在截污上还有漏洞,还没有真正做到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滇池。目前距离第二次检查验收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大观河附近一些片区的雨污分流还未做到。杨远翔要求,要坚决果断彻底截污。
据了解,大观河从环西桥到大观楼入湖口段,西山区投资1.8亿元,封堵了87个污水口,新埋设和修复排污管道,完成了拆临拆违和两岸禁养、道路畅通、河道绿化等,五家堆村由过去的“河水发臭”、“鱼虾死绝”变成了柳绿花艳,水草风貌、波光粼粼的湿地;市园林局也同步对大观公园实施沿岸围墙、建筑物的拆除,改造了3个旅游公厕等。由于大观河周边老旧小区排水系统不配套,雨季时大量雨污混流进入大观河,排入的中水水质不高。目前,五华区负责的篆塘河全面截污还需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