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山东济宁小府河清淤工作人员将位于分水桥附近的临时拦水坝拆除,从上游而来的河水慢慢的流向城区小府河中。这标志着历时2个多月的小府河清淤工程顺利结束,据估算,此次工程共清理淤泥约3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大约400万元,正常通水后最深处将达到3米。
通过与上游引水入城工程管理方协商,济宁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得到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将临时拦水坝拆除,为不影响沿岸居民的通行,施工方选择了在夜间工作。 “临时拦水坝是用一个个盛满土的编织袋堆积起来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在清淤过程中不影响小洸河的正常通水。”负责现场施工的工程师赵鹏告诉记者,拦水坝拆除时必须将北部河道的水抽干,工人们先将小洸河上游处的闸门关闭,并准备了4台大功率抽水泵,将河水通过管道抽到小洸河中,在抽水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水位的降低逐渐将编织袋移走。
由于拦水坝周围还有很多泥土,工作人员又用小推车、吊车将泥土清理干净,并用工程车运走。据济宁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工程科邵新建科长介绍,目前的水位正在逐渐上涨中,“预计正常通水后的水深在1.5至2米之间,部分河段的水深将达到3米,希望沿岸居民注意安全,切勿在河道的二滩上行走。”邵新建告诉记者,在清淤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将两岸部分存在隐患的挡墙加固,并整治了勾缝,另外,在太和桥往南的河道中,工作人员还将根据水质情况适时种植睡莲等水生植物。
根据估算,此次清淤共清除淤泥约3万立方米,4000余米河道底部的石板也被清除,总投资大约为400万元。(刘守善 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