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周四表示,湄公河的水污染将生活在那里的一种濒危江豚推向灭绝的边缘,并估计目前柬埔寨与老挝之间的一段河流内,该物种只剩下不足80头。
WWF表示,因河水中汞及其他污染物含量过高,自2003年以来已经有88头伊洛瓦底江豚死亡,其中不足两周的幼豚超过60%。
多数幼豚死于细菌感染。WWF柬埔寨分会兽医Verne Dove在声明中说:“如非江豚免疫功能下降,这些疾病(细菌感染)还不足以致命,而在该案例中,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就在于生存环境污染。”
WWF称:“水污染将湄公河里的伊洛瓦底江豚推向濒临灭绝的边缘,”并估计现在该水域内的存活种群数量约在64头至76头之间。
WWF表示,近亲繁殖限制了遗传基因的多样性,造成其与同种群相对隔离,这是湄公河江豚死亡的又一原因。
不过“湄公河江豚保护组织”负责人、柬埔寨专家Touch Seang Tana否认伊洛瓦底江豚面临灭绝,并估计柬埔寨境内依然有150头。
Seang Tana告诉路透:“每年仍有10只幼豚出生,这能算作面临灭绝吗?”
WWF研究人员还表示,湄公河的污染物亦可能影响到该地区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