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汛期将至,脚下的7万多座雨污水窨井正抓紧疏通防堵。昨日,记者从合肥市排管办获悉,全城汛前干管清淤工作分3个标段在进行,部分低洼路段内涝点正在加紧消除隐患,力争在夏季大暴雨来临时,主城区的积水情况会越来越少。
内涝隐患 已经消除12处
为确保全城安全度汛,合肥市排管办找出了一批2012年汛期城市内涝积水“难点”,并结合今年雨污分流工作,通过新增排水管道、疏通排水沟渠、新添收水井等措施,进一步消除全市存在的内涝隐患。截至目前,市排管办已完成太湖路与肥西路西南侧、肥西路与曹郢路交口、淠河路与潜山路交口东侧等12处内涝隐患整改,提高了排涝能力。
雨污管网 1400多公里要疏通
今年,合肥市结合防汛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责任片区划分,其中,排水养护工作重点是雨水连接管及附属设施的清疏,包括容易遭堵的雨水口以及中心井。“在汛期来临之前,科学分析清淤泥量后,好摸清家底并进行专项清淤。”合肥市城乡建委的专家介绍,全年预计要对全市1470多公里长的城市雨污管网,以及7万多座雨污水窨井进行疏通清捞多遍,排水工人们要下井作业千次以上。目前,全市汛前干管清淤工作正分3个标段进行。
为确保汛期设备“不带病”作业,合肥市还展开了专项检查。此次检修范围涵盖75座泵站约950余套的电器设备和水上设备部分,其中50座立交、排涝泵站的设备检修将于本月中旬全部完成。
排水系统 今年升级改造
据了解,2013年是合肥城市排水管网全面升级改造的第一年,今年合肥计划启动城市管网的优化,这其中包括老管网的改造、新管网的建设。
“长期以来重地上而轻地下,城市管网建设历史欠账多,是国内城市建设中常见的情况,合肥在这方面做得其实可圈可点。”安徽建工学院的一位研究人员认为,提高城市排涝能力,除了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全面升级,还要建设雨水控制利用工程,增强低洼区域调蓄能力。此外对于高架及下穿桥梁越来越多的合肥,有必要完善立交桥渍涝处置联动工作机制,有效提高处置能力和水平,创造更安全的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