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引江济巢、驷马山引江补淮……多项水利工程的“叠加”,可有效改善合肥经济圈内部的水环境。“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近两年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用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说,目前,沿淠河总干渠都建起了渠道生态防护林,基本实现“岸绿水清”。
围绕城市供水问题,今年年初,省水利厅根据大别山区水库蓄水、灌区需水状况,充分考虑六安、合肥两市供水需求,已将城市供水列入灌区年度供水计划。同时,灌区调度时尽可能错开农业灌溉用水高峰,利用灌前或灌溉后期合理安排城市供水,实现灌区农业灌溉与城镇供水的有效协调。
对于合肥市来说,城市用水如果仅仅依赖单一的供给模式,明显不利于用水安全,合肥需要更多的水源地。目前,龙河口水库向合肥市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开始。在水资源配置方面,省政府批准的《安徽省中西部重点流域淠史杭灌区水量分配方案》已经明确,但供水工程涉及问题比较复杂。
针对这种情况,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建议合肥市尽快落实环评承担单位,对下一步影响工程建设的问题抓紧协商研究,各有关单位要全力支持合肥城市大建设,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龙河口水库供水前期工作。
“为保障合肥经济圈供水安全,我们将认真编制淠史杭灌区年度供水计划,加强灌区调度,确保六安、合肥城市供水以及沿途依靠灌区供水的县城、乡镇居民生活用水。”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说,水利厅将强化水库水源检测保护,加大淠河总干渠等骨干输水工程的巡查力度,保障输水安全,同时督促设计单位,尽快提交龙河口水库向合肥供水工程设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