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老城管网遭毁灭性破坏 8万村民瓶装水度日
老城管网遭毁灭性破坏 8万村民瓶装水度日
发布日期:2013/4/23 13:26:37

4月22日,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武家坝组,村里安装了一个过滤水的仪器为村民提供饮用水。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4月22日,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武家坝组,村里安装了一个过滤水的仪器为村民提供饮用水。

4月22日,芦山县清仁乡,村民在取用井里的水。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4月22日,芦山县清仁乡,村民在取用井里的水。

4月22日,芦山县清仁乡,工作人员在清点救灾物资。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4月22日,芦山县清仁乡,工作人员在清点救灾物资。

 

  道路抢通了,救援物资也进来了。现在,对震中的居民来说,最大的困难便是饮水问题。自来水管网基本破坏殆尽,井里河里虽然有水,因为担心水质问题也尽量避免饮用。他们能喝的水,只有数量极为有限的瓶装水。


  用最快的时间修复供水管网,是当前面临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但是,材料不足人手不足,对于分布于广大乡镇的供水站点来说,困难可想而知。


  新城架管道通上自来水


  地震后一天,竹元福就在新城区迎宾大道西边的老百姓居住区通上了水。


  竹元福是芦山县自来水厂总经理,地震发生后,他接到了上级政府的死命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居民用水。这让他很紧张。


  昨日,在迎宾大道上,竹元福左手拿着一袋饼干,右手拿着手机打电话。他说,为了尽快让抗震救灾指挥部所在的新城区尽快通水,他的电话是接连不断。


  通水了,但老百姓却不敢住进去。他们都选择住在空地上搭建的帐篷里。


  无奈之下,竹元福只好改变计划,准备在路上架设临时管道。


  “肚子饿得咕咕叫”,竹元福说,趁电话的空隙时候,他吃上一口面包或饼干,用来充饥。经过一宿的努力,他看到迎宾大道边上的水龙头,冒出哗哗白水。


  他觉得是“久违的喜悦”。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目前县城内已有4条街道已通水。


  老城管网遭毁灭性破坏


  新城区管网建得晚,用的管道也不一样,这次只遭到局部破坏,恢复供水相对容易。“只需维修人员花时间修补,不需要全部重新铺设。”


  但老城区就没这么顺利了。芦山县的自来水管网大约铺设于10年前。2008年汶川地震对老城区的影响较小,基本能正常工作。


  但这次地震,后果完全不一样。芦山县水务局局长曹健说,“老城区绝大部分地下管网,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要恢复很难。”


  老城区需要重新铺设管网,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曹健说,第一批管子才刚运到县城。“重新开挖在短时间内不可能。”


  芦山县自来水厂总经理竹元福也认为,现在花时间去抢修这些管网是不科学的。除了技术原因外,他们必须考虑到抗震救灾的形势:如果进行开挖道路铺设管道,这会给其他方面的救援活动带来影响,比如物资运输;即使真的开挖道路,也只会选择在深夜。总之,速度肯定是非常之慢。


  他们只得计划在老城区内设立几处集中供水地,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除了管网遭遇毁灭性破坏,5年内的两次地震,亦让芦山县的水厂“伤痕累累”。


  芦山县水务局局长曹健说,芦山县的水厂现在基本都是带病工作。


  第一个水厂在汶川地震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后开始重建,原计划一期在今年5年开始投入使用。但突如其来的地震,再次破坏了它。


  第二个水厂日供应5000方,但在这次地震中也受到很大影响。第三个水厂水源来自山上的泉水,流量少,日供应3000方。


  目前,这两个水厂都在运行中,但供应量大大减少,二厂只能供应原来的一半,三厂只有六分之一。曹健说,他们准备对正在建设中的一厂进行评估,如果可以修复的话,日供应有1万方,到时候可以代替二、三厂,“完全可以应付整个县城的用水。”


  乡镇供水恢复难度更大


  在芦山县受灾更严重的乡镇,供水问题同样紧迫。


  芦山县水务局分管农村供水的负责人李红强说,地震前乡镇有76处供水站点,可以满足8万人的用水需求。但是地震造成这些供水站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取水口的毁坏,第二是厂区遭到破坏,第三是地下管道被破坏。目前供水量只有以前的40%。而地震给农村供水系统直接造成的损失更是达8000万元之巨。


  乡镇管网分散,修复面临的难度更大。首先是库存材料不足,比如管道;其次是人力不足,技术力量不足。


  李红强说,芦山县76个供水站点散布在9个乡镇。一个供水站大约有4人,小的供水点工作人员只有1人。


  除了8个供水站由当地水务局直管,其余68个都是由村或者组来管理,工作由当地农民兼任,不支付工资,业务由水务局负责进行指导。


  地震后,政府每次开会都强调饮用水安全,李红强说,“我们最担心的还是这68个。”这次灾害发生后,他也曾听说有乡镇的村民喝水后出现肠胃不适,但最后没有具体结论。他们每次下乡都会宣传让村民们喝水要把水烧开之后再饮用。


  技术人才的短缺,也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供水系统的修复,当地水务局的技术人才不够,急需协助,“专业的技术人才,使用专业的机器设备,才能提高效率,缩短修复时间。”


  新京报特派震区记者 李超 王瑞锋 朱柳笛 邢世伟张寒 报道


  芦山水困境


  【城区水厂】


  一水厂正在建设中。


  二水厂设备损毁严重,供水量减至50%。


  三水厂供水减少80%。


  【城区管网】


  主管网130公里受损,支管受损70公里,城区3万人饮水困难。


  【乡镇供水】


  76个供水站点不同程度受损,供水量减少60%。损失约8000万元。


  农村8万人饮水困难,目前以瓶装水供给为主。


  声音


  专家建议水质检测应成常态


  地震会影响当地水源,当地官员证实暂未发生严重水污染


  芦山县水务局工作人员、曾多年担任水站负责人的张芝孝说,实施全面供水前,需要对水站的水质进行检测,“防止地震导致有毒矿物质进入水体,水质检测合格后,根据汶川地震的经验,不到一周就可以恢复供水。”


  对于群众担心的水质问题,昨日,四川省卫生厅芦山地震前线指挥部相关负责人邹礡证实,一般来说,地震灾害后会造成灾区水源的污染,水源的杂质增多,如果防护措施不当很可能会造成水源的细菌量增加。对于当地灾民来讲,他们平时喝的水一般都是当地的河水或者井水,这些水如果饮用不当容易引起腹泻等症状。


  四川省卫生厅已经要求所有赴灾区救援的医疗人员做好培训,告知居民从当地取用的水,一定要煮开才能饮用,同时建议大家尽量使用瓶装水。


  环保专家汪永晨认为,对于灾区急需饮用水的问题,村民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饮用井水、河水,“救援队或者援助机构,应当携带检测水质设备和清洁水质设备,将检测灾区水质作为一种常态。”


  邹礡同时还证实,目前在芦山地震灾区还没有发现水发生严重污染的情况,也没有发生任何疫情。


  现场1 芦阳镇金花社区


  一瓶水淘米洗菜洗碗洗手


  李涛拧开一瓶矿泉水,嘴咂摸下瓶口,倒进米盆。淘完米后,淘米水又倒进一只塑料盆,“还可以洗菜,洗完菜后,还能洗碗洗手。”


  4月22日早晨8点,芦阳镇金花社区村民李涛正用瓶装矿泉水熬稀饭。如今,他只剩6瓶矿泉水,用来维持一家六口的饮食。


  地震导致自来水管道破裂,供水中断。和所有村民一样,李涛收到了镇政府的赈灾救济,每人每天两瓶矿泉水,“做饭、喝水都很难满足,更别说刷牙洗脸。”


  尽管村子里有一口井,但村民间流传着“地震后井水不能喝”的说法。有村民将井水打出,发现水质浑浊,没人敢用。李涛说,这是5·12地震学来的经验,担心有毒。


  21日下午6点,30多名村民集资,让一名村民开车去清衣溪对岸的自来水厂买水,“水厂的水免费,好多人都去抢,我们抢了最后两吨,水厂就关门了。两吨水大家分了,每户还不到一桶。”


  为了维持用水,当天晚上,李涛和五六名村民步行五六公里来到市区,“有志愿者免费发水,可惜那是救灾的水,一人只能给一瓶。”


  一些无法维持的村民求水不得,开始取河水洗菜做饭。64岁的乐怡香听说,地震后的河水不能喝,“但我们喝的水,从后面的印太山淌下来,是山泉水。”


  事实上,救援队曾试图解决周边村民的饮水问题。村民李建军看到,一辆迷彩的大型净水车,在21日早晨开进芦阳镇吕村坝,将净水据点设立在已经浑浊的清衣溪上。村民们提着大大小小的水桶,到净水车前取水,“可能是取水的人太多,车子下午就坏掉了。”


  现场2 清仁乡大阪组


  每户不论人数一天3瓶水


  芦山县清仁乡大阪组的村民胥开群和70多名乡亲,地震后共同安置在当地一家面粉场内。唯一的饮用水补给,是乡政府每天给每户发放的3瓶矿泉水,不论人数。


  “一个人都不够喝,尽量节省给娃娃。”胥开群说。


  当地乡政府称,目前只能保障饮用水,生活用水还需要村民通过自救解决。


  胥开群所在的大阪组,自来水已经完全中断。好在当地有在楼顶修建蓄水池储存雨水的习惯,她和邻居们靠着这些水,支撑了两天。


  4月22日,蓄水池见了底,胥开群想起,10里地外有一条河流,她一早便催促丈夫,骑着电动自行车去那里打水。


  这也是离大阪组最近的一处水源,是岩崖上落下的山泉水汇集成河,这里的水看起来较为清澈,没有杂质。


  但雨水或山泉水的水质究竟如何,胥开群心里没底。


  另一个清仁乡的安置点,横溪村村委会,背后就是一条河流,有人提出直接从河中取水使用,遭到另一村民的反对:“上游会漂过来死猪死鸡,还有粪便,可能会有疫情,这水不能用。”


  山后的双石镇双河村的村民,家中仍有打井的风俗,但村民不敢使用井水:“地震发生后,水里的矿物质太多,不敢喝。”


  现场3 芦山县城


  千年涌泉出水口快被舀光


  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位于县城内玉溪河边上的千年涌泉,可能不会再引起当地老百姓的关注。


  昨日,在这个涌泉边上,围了二三十位当地老百姓,舀水的、洗头的、洗衣服的、洗菜的。


  家住老城区的程女士已经一周没有洗头了,因家里没水,她觉得自己全身酸得发臭,实在忍不住,就拿着脸盆来到这里。


  地震之后,她再也没有回过自家的房子。她家在四楼,她怕上楼有危险。


  没有饮用水,她就管一个开超市的朋友拿了几箱。


  不知道停水的日子会延续到何时,所以她决定,一天只喝一瓶水。家里的老人不敢多喝水,喝了要上厕所,上厕所需要冲水,“总不能拿矿泉水去冲厕所吧?”


  今年75岁的老王所在的东城社区芦山幼儿园安置点,离涌泉大约有两里地。


  安置点的年轻人,每天都背着水桶灌满后,送回社区。


  老王说,涌泉分成三个阶梯,出水口在第一个阶梯。以前的泉涌冒出的水,都淹没了三个阶梯。但现在出水口的泉水已经快被舀光了。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今年截至4月11日 各类工程累计向永定河
山东省加快推进河湖生态价值转化
上海市崇明区这处“城市海绵”初现雏形
从科技赋能到多元共治:上海应急局局长详解
河南: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举措 筑牢城市
湖北水利:以系统治理绘就“千湖之省”幸福
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范围比例达42.4
北海实施“双轮驱动”模式 推进黑臭水体治
广元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收获多
韧性城市:从“城市看海”到“智慧抗灾”的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9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