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水务局消息,淮北2013年计划通过打井及管网延伸的方式,解决10万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各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或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目前,烈山区宋疃镇和村、新园村两个管网延伸项目完工,赵集水厂待批;杜集区徐暨水厂完成厂房主体工程,南山水厂初步设计通过省水利厅评审;濉溪县石湖水厂、徐楼水厂二期完成招标,四铺、刘桥两个水厂正在招投标。
在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过程中,淮北坚持规模化设计、自动化运行、专业化管理“三化同比”的原则,按照“千吨万人”的要求,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积极推进规模水厂建设。同时,全面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长受益。
据市水务局规划室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淮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每年解决10万人饮水安全,具体数据需要省厅每年6月份下达,从摸底情况来看,今年的数字将超过10万人、预计达到11.49万人。相山区因为农村人口少且面临整体搬迁,所以今年没有列入计划内。
工程选址时,淮北在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人口聚居等情况的基础上,做好水源的勘测论证工作,选择稳定可靠的水源和适宜区域特点的工程建设形式。同时,做到与美好乡村、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
主要以中、深层地下水为水源,兴建适度规模的自动化水厂,供水到户,发展农村自来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淮北今年实施34项民生工程之一。
据市财政局民生工程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每解决一户农村饮水安全,中央核定农村居民人均投资标准为500元(农村学校师生标准为300元),中央财政承担60%,剩余部分由省市、县(区)财政各分担50%、25%、25%。受益农户不承担主体工程配套投资,仅承担入户材料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