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河的水质较之前已有大幅提高,但离五类水体标准还是有差距,尤其是交接断面的磷含量,而这与工厂化工材料的污水排放有关。”昨日,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陈耀光一行在深圳市人大的陪同下,冒雨调研了淡水河、石马河流域的污染整治情况。
多年来,淡水河、石马河因污染严重长期被外界诟病。省人大会议将淡水河、石马河污染列入重点督办建议,深圳、东莞和惠州三市拉开联手治两河大幕。据记者了解,深圳处于淡水河、石马河上游,需要整治的相关河流是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其中,龙岗河流域面积最大,达到280平方千米,污水量54万吨/日;面积仅次于龙岗河的观澜河污水量最大,达到60万吨/日;坪山河流域污水量最小,为12万吨/日。
为了治理好3条跨界河流,深圳砸下重金。在重点督办期间,深圳三河流域治理累计投入88.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倍和全市水环境治理投入的2.5倍。最终,“三河”于去年10月通过省人大跨界河流水质达标考核。而昨日的调研,则是对“三河”治理的后续监督。
“目前,‘三河’流域中,龙岗河、坪山河流域的污水处理能力达111万吨/天,污水处理能力已相当充足;观澜河流域、观澜厂二期、龙华厂二期已通过环保验收,平湖厂二期也已具备环保验收条件,有望近期通过验收。至此,流域污水处理能力可达到79.5万吨/天,基本满足全流域污水收集处理要求。”
深圳市水务局副局长杨耕表示,截污治污方面,观澜河、龙岗河干流已经建设了较为完备的系统,将进一步推动流域截污系统的完善。“龙岗河干流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基本完工,湿地公园已完成前期工作。而白花河截污泵站完成工程量的50%,建成后可将白花河截污管道污水送往观澜厂,大大提高对观澜河流域‘跑冒漏滴’污水及初雨水的收集能力。”
杨耕说,下一步,深圳一是将加大管网建设的统筹力度,力争年内贯通“三河”流域36公里污水管道,配合完成观澜、龙华、上洋、平湖、布吉、鹅公岭等污水处理厂支管网一、二期工程前期筹备;二是实施一批污水管道接驳完善工程和污水处理厂进水工程,有效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减少直排河道污水,确保旱季污水基本得到全收集、全处理;三是进一步推进“三河”流域支流综合整治,年内推动茜坑水库排洪河、龙岗河干流深惠交界大松山段综合整治工程完工,民治河、大浪河、南约河、梧桐山河等支流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建设。同时,力争年内完成观澜河流域3座调蓄池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