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不足 总体防洪能力偏低
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不足 总体防洪能力偏低
发布日期:2013/5/28 16:09:31

  5月21日,由水利部组织的“防汛备汛行”中央媒体采访团抵达南宁,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防汛办主任何治波表示,珠江流域干流控制性工程不足,流域总体防洪能力偏低,目前珠江已建大中型水库大部分没有防洪任务,流域大部分地区主要靠单一的堤防防御洪水,一般地区防洪标准仅为10~20年一遇。


  记者:近年来,珠江流域洪旱灾害特点有哪些?


  何治波:珠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和三角洲为甚。2001年郁江大水、2005年和2008年流域大洪水等。洪水出现的机率日渐增大,洪灾造成的损失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加重。珠江是热带气旋频繁登陆的地区,每年5至10月是热带气旋(台风)高发季节,每年有4-5个热带气旋(台风)登陆(影响)珠江。在强台风袭击下,时而导致暴潮,使珠江三角洲滨海潮区的海堤溃决致灾。


  记者:截止目前,珠江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如何?


  何治波:近年来,随着流域重点防洪水库建成和主要堤防工程达标建设,初步形成了北江、南盘江中上游、韩江和东江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北江飞来峡和北江大堤结合可抵御北江300年一遇的洪水,珠江沿岸及三角洲重要堤段可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南宁、柳州、梧州等重点防洪城市基本可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


  但从防洪工程体系看,流域干流控制性工程不足,流域总体防洪能力偏低。目前珠江已建大中型水库大部分没有防洪任务,西江、韩江等重要干流及郁江、柳江等重要支流一直未能形成完整的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流域大部分地区主要靠单一的堤防防御洪水,一般地区防洪标准仅为10~20年一遇,上中游许多县城甚至不设防,中下游因缺乏流域控制性工程,且洪水归槽现象严重,防洪压力大。从工程运行状况看,病险工程和在建工程比较多,防洪压力大。流域内珠江已建的各类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工程质量较差,且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工程老化,隐患多,特别是小型水库安全状况堪忧。同时,近年来新开工建设和进行除险加固的工程比较多,安全度汛压力大。


  记者:请您介绍下,今年珠江流域降水主要特点及未来旱涝趋势预测?


  何治波:根据气象、水文部门的长期预测,2013年珠江流域汛期(4~9月)降雨量正常,前汛期(4~6月)、后汛期(7~9月)和主汛期(6~8月)大部分地区降雨量正常。西江、北江及东江可能出现小洪水,但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影响,出现区域、局部性严重洪旱灾害的可能性较大。2013年登陆珠江的热带气旋个数与常年相当,为5-6个,但初次登陆的时间正常略早(6月下旬),末次登陆的时间正常略晚(10月上旬)。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洪水的可能性较大。


  记者:近年来,珠江流域的防洪难点在哪?


  何志波:山地灾害是近年来流域防洪的主要难点。珠江流域片地处山区、丘陵地带,流域各干支流上中游地区普遍存在因局部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和滑坡威胁,防御难度大。


  记者:6月份,珠江江流域将全面进入主汛期,如何做好今年珠江流域防汛备汛工作?


  何志波:


  一是及早落实防汛责任。目前,珠江防总和各省(自治区)防指领导成员已调整到位,需要向社会公布的重点防洪城市、重要堤围、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水电站的防汛责任人名单都已收集完成,并向社会公布。


  二是逐步健全防汛指挥组织机构。近年来珠江各省(自治区)不断加强防汛指挥组织机构的建设,部分省份取得明显进步。


  三是认真做好汛前安全大检查。今年2月以来,各省(自治区)防指突出抓好了各类工程的汛前安全大检查工作,其中广西派了14个工作组、广东派了10个工作组、海南派了6个工作组,云南省在做好抗大旱工作的同时,也部署开展了汛前安全大检查工作。


  四是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各类预案。各省区高度重视防汛抗旱预案制定修编工作,一方面编制了全省(自治区)的防汛、抗旱预案、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另一方面水库、重要堤围、重点城区的防洪预案也都相应制定完成。


  五是加强了防汛队伍建设和防汛物资的储备。从检查情况看,各省(自治区)防汛抗旱队伍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充实,防汛物资也进行了清理、更新和补充。


  在防汛抗旱队伍方面,珠江流域片内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自治区)都至少有1支省级防汛应急抢险队和地市抢险小队。如,广东省有12支省级专业抢险队;福建省已建成1支省级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总队、4支市县级防汛抢险队。


  在防汛抗旱物资方面,各省(自治区)均按照有关规定对各级防汛抗旱物资仓库的进行了物资充实和补充,储备各类物资十多种,包括草袋、麻袋、编织袋、编织布、无纺布、膨胀材料、橡胶子堤、铅丝网片、铅丝、桩木、块石、砂石料、橡皮舟、冲锋舟、机动船、救生衣、救生圈等。其中,海南小(1)型以上水库均备有防汛物料。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今年截至4月11日 各类工程累计向永定河
山东省加快推进河湖生态价值转化
上海市崇明区这处“城市海绵”初现雏形
从科技赋能到多元共治:上海应急局局长详解
河南: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举措 筑牢城市
湖北水利:以系统治理绘就“千湖之省”幸福
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范围比例达42.4
北海实施“双轮驱动”模式 推进黑臭水体治
广元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收获多
韧性城市:从“城市看海”到“智慧抗灾”的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9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