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家悬赏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到农夫山泉纯净水标准之争,近期的不少热点事件,都折射出公众对水污染现象及饮用水安全的关切。
不容否认,伴随着环境污染,一些饮用水源正遭受日益严重的威胁。而老百姓对最关心的水质信息仍缺乏必要的了解。水质公报的程序与内容亟须规范。
目前,各地水质公报内容随意性较大。比如管网水指标普遍偏少,甚至只有四五项,应通过国家水质中心或城市供水行政管理部门,加快规范、完善水质公报时间间隔与项目。尤其应在每月公报中,公开管网水常规42项指标的检测情况。
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问题浮在水面上。规范水质公报,不仅可以让消费者能够正确判断和规划水的使用,也方便企业生产适合市场要求的净水产品。更重要的是,只有公众和舆论及时、准确了解水质情况,才能形成监督自来水卫生工作不断改进的外部压力,把问题消解在初期,而不是坐等热点事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