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住建委3日宣布,该市正推进成立多个水务集团,实施供水和城镇生活污水一体化运营管理;同时,今年起至2015年,将建成30个村镇污水处理厂。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上水、下水分头管理。”南京市住建委巡视员朱俊基说,上水即自来水,下水是生活污水和雨水。“目前是自来水公司管自来水、水务公司管污水处理,排水管理处管雨水回用,这些年来,自来水这一块稳定盈利,但污水处理和雨水回用的建设与管理费用长年严重不足,背负大量贷款,不少计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因为缺钱,也建不起来。”
同时,城区现有8家污水处理厂一部分由城管管理,一部分由住建下属的城建集团管理,“两套班子”也影响管理效能。
今年5月,南京市政府印发《南京市水务布局优化和建管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提出按片区成立多个水务集团,以整合全市区域内的供水、污水处理资源,形成规模化、集团化运营管理模式,变分散粗放使用为集约有效利用。
按照该市设想,水务集团成立后共将形成全市域供水能力436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也将得到提升,到年末,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270 万吨/日以上,而目前主城8家污水处理厂的日均污水处理能力仅180万吨。
今年3月,该市已率先在江南六区组建了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由原南京自来水总公司、南京公用水务有限公司等合并而成,供水覆盖区域面积约 930 平方公里,供水能力235万吨/日,服务人口约435万。
另据介绍,供水、污水处理一体化还强调推进城乡区域供水,实现乡镇供水全覆盖。“十二五”期间,南京将建成30家村镇污水处理厂,专门负责处理高淳、溧水、江宁、六合的生活污水,目前已有8家污水处理厂开工。而伴随引江供水工程的实施,明年初高淳、溧水两地居民也将喝上长江水。“高淳、溧水两地水质存在富营养化现象,影响饮用,所以实施引江工程,全长103公里,总投入14亿多元,目前已完成47.1公里。”南京市住建委公用事业处处长达峻介绍说。
达峻还表示,年内南京居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均将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