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省人大连续多年挂牌督办案件,石马河污染整治明显提速。昨日,东莞市环保局通报了石马河污染整治最新进展。据悉,今年以来,石马河东莞段水质污染指数出现大幅下降。记者了解到,石马河流域已有10年未新批重污染废水项目,目前石马河流经的每个镇平均建成接近2个污水处理厂。今年内,上述各镇至少将分别完成1条内河的整治和修复。
日处理污水58.5万吨
根据监测,2013年1至5月,石马河口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为17.69,相对深圳鹅公岭河断面、企坪断面,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削减幅度达67.9%和28.84%。东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称,以上数据表明在接纳上游较大量劣V类水体的情况下,石马河水体流经东莞市后,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石马河东莞段水质好转得益于多项截污减排措施的合力。该负责人介绍,石马河在东莞流经7镇后,在桥头镇汇入东江。目前,这7个镇已在石马河流域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8.5万吨/日;建成截污主干管网173公里,占规划总长98.7%;石马河流域污水厂扩建及提标可行性研究、截污次支管网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开展。
随着《广东省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近期工程规划》的编制完成,接下来,东莞将对石马河调污应急工程进行升级改造,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汛期漫坝的现象,使东江水源得到进一步保护。
10年未新批建重污染废水项目
“要让石马河得到根治,推动污染源头减排是关键。”市环保局披露称,从2003年开始,东莞在石马河流域实施区域限批,近10年来没有审批新建过1个重污染废水项目。
其中,2010年以来,石马河流经各镇累计拒批涉水排放大项目18个,涉及投资23.5亿元、年产值超过20亿元。在此基础上,2008年以来,东莞还对35家重污染企业实行关停或拆除生产线,同时加强对企业排污的实时监控;对流域内的39家重污染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据监测,目前,石马河流域内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65%以上。加强水质监测预警,在石马河流域设置了10个常规监测断面,进行每月采样监测;投入1700万元,建成5个跨市断面、6个跨镇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及市水质监控信息平台,全面客观系统地掌握流域水质状况,预警预报水质污染事故,监管各镇排污情况。
各镇年内至少各完成1条内河整治
河道整治是石马河治理的重要一环。迄今为止,东莞已编制完成石马河流域污染整治的干流防洪、岸线控制、流域排涝、河道整治、水体整治等5个专题规划,并投入4749万元、6508万元完成契爷石水河道整治工程及凤岗镇境内7.8公里的河道综合整治;投入4052万元、1047万元开展虾公岩水库排渠整治工程和马滩水闸上、下游河道进行滩地清理整治。清溪河段整治工程和桥头小海河水体修复工程也已启动。
根据《东莞市2013年度石马河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今年内,石马河东莞段流域各镇街都要完成1条以上内河涌的整治和生态修复,河道内和河道两岸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的建筑物、果园、菜地、娱乐场等将一律予以拆除。
在面源污染整治方面,石马河流域各镇明确不得从事生猪养殖,要求6月底前清理回潮反弹的非法畜禽养殖业;清除流域内干流和支流河道两岸1公里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堆放点;樟洋生活垃圾填埋场要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Ⅱ级以上标准;并完成清溪环保热电厂建设前期工作。
方案明确,今年,各镇街要全面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流域内已建成的12座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75%以上,进水COD浓度达150mg/L以上,氨氮浓度达18mg/L。
同时,东莞还将在年内完成流域内全部国控、省控、市控污染源的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积极推进重金属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到今年底,流域内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要达到95%以上,国控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