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齐鲁晚报》报道,为封井保泉,省城规定6月15日前封闭自备井改接公共供水管网的,免征供水管网建设费。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市政管网不完善,部分小区想搭上这班优惠封闭自备井的车有很大困难。
使用自备井的小区多是村改居的小产权社区,过去喝地下水不花钱,但水质不好,家中都要安装净化器,随着电力设备等费用增长,喝地下水的成本超过了自来水,所以居民都企盼趁早告别自备井。但没有自来水管网,意味着居民无法告别自备井,同时也意味着保泉工作陷入困境。告别自备井难道真的无解了吗?
笔者以为,历史上遗留的欠账,不能随便让市民来偿还,相关部门理应积极协调,寻找解决之道。从现实中看,大到小区集中供暖、孩子划片入学,小到道路井盖子丢失等,很多难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执政懒惰与权力不作为的弊病。像盖佳花园、汇源华庭小区等使用自备井的小区,倘若相关部门能出面关注,拿出统一的解决方案,特事特办,难题便会找到出口。
今年初,在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大会上,市长杨鲁豫曾说过,“济南市要在完成节水保泉任务的同时,保证市民喝上放心水。”可见,节水保泉工作不是将自备井一封了之,还要保障市民的饮用水安全。居民仅仅因配套费用抑或历史遗留问题而无法喝上自来水,那岂不是保泉工作的失败吗?因此,保泉工作是时候创新思路了,理应摒弃刻板思想,多措并举、灵活运用,保障居民都喝上自来水,而不是一味回避、互相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