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信息时报记者就各河涌存在的情况采访了各区的水务部门。水务部门坦言目前由于部分地区的排水管网尚未实施雨污分流,因此河涌确实存在部分污染物超标的情况。而有水质整治专家则坦言河涌整治的关键在于截污,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而目前广州在这方面仍存在不足。
据相关资料,广州市政府从2008年起就投入巨大的财力对全市河涌水质进行整治,到2010年,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各类工程估算总投资达486.15亿元,如今市环保部门对水质进行检测却发现全市50条河涌有39条的水质超标。对此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区岳州认为,从方法上来说,有关部门的做法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他表示目前城市治理河涌污染最关键的在于截污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河涌污染,“没有截污,接下来怎么搞都不行。”
治涌不能急功近利
对于目前广州治理河涌的部分做法,区岳州直斥其做法简直是“异想天开”,如一些河涌不首先治理截污的问题,却是不断地靠抽入干净的清水去冲刷河道,这些方法并不能“根治”目前河涌水质不佳的情况。
他表示截污是改善河涌水质的根本,先做好截污工作,不再让污染物排入河涌,然后再用干净的清水去彻底清刷河道,这样污染物就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否则还没截好污就用清水刷,“这头没清干净,那边污染又来了。”
对于东濠涌、荔枝湾涌等河涌的改造工程,区岳州认为想法是好的,也应该去做,只是在具体实施时不能急功近利,加强冲刷河道、打捞河面垃圾等都是必须的措施,但根本就在于做好片区内下水道的管网建设,最起码要实现基本的雨污分流。
截污是系统工程
区岳州表示,截污工作不仅仅是在河涌旁边加建拦水坝等,而是要在对片区的管网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实现雨污分流等。据他介绍,一个完善的截污系统,应该把地下排水管道分成两种,一种是雨水管、一种是污水管,起泄洪作用的雨水管可以把水进行处理后排入河涌;而收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污水管则绝对不能把水排进河涌,而是应该经过初步处理后,收集再统一排往污水处理厂,沿途加建泵站加压,保证排水效果,在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再排入大型主干河流。
不过区岳州指出,这样的雨污分流方法要建立在对排水者严格监管的基础之上,如雨水管就只能接雨水等,绝对不能接生活污水。“像香港对楼房水管的管理就很严格,业主不能随意改动,该排生活污水的就排生活污水,该排雨水的就排雨水,西方的发达国家也是,对水管分流这方面管理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