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北京市出现大到暴雨,降水总量达到6.07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水资源量1.94亿立方米。截至7月2日早8时,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4.76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0.26亿立方米。据市防汛办介绍,入汛一个多月来,北京市共发生9场次明显降雨过程,累计降水量149毫米,比去年同期103毫米多45%。
此次降雨中,降雨呈现空间分布不均,城区、东部及南部地区降雨较大,部分地区达到暴雨量级。全市平均降雨量37毫米,其中城区平均降雨量53毫米,降雨最大点平谷区刁窝108毫米。17座大中型水库共来水601万立方米,其中,密云水库来水259万立方米,官厅水库来水43万立方米。
据市防汛办介绍,入汛一个多月来,北京市共发生9场次明显降雨过程,累计降水量149毫米,比去年同期103毫米多45%,比多年平均同期84毫米多77%。由于入汛后降水较多,使土壤含水量增加,6月底,全市土壤相对含水率为65.9%。较上月同期增加了27.6%,比多年同期增加了8.5%。其中,通州、顺义、平谷相对含水率较高,达到了80%以上。
此外,应对今年汛期防汛工作,全市各防汛指挥部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发布相应等级预警和响应措施,及时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和自主抢险,确保防汛和人员安全;市水务局已于汛前完成全市34条段280公里河道治理,实现了行洪达标,中心城区和新城达到20年一遇,远郊区县达到10年一遇的行洪能力;市排水集团对20座下凹式立交桥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实现城市环路、主干路、放射线等交通重要节点排水标准由现状的1-3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目前,雨水收集系统改造和水泵扩能已全部完成,退水管线已全部具备使用功能。同时,全市共安装检查井防坠网3.5万套,完成了194处积水点治理,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水平,各区县积极开展河道清障工作,清理河道行洪障碍1124处,恢复了河道正常行洪功能,确保防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