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北京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被荒废 约15年能回收投资
北京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被荒废 约15年能回收投资
发布日期:2013/7/12 16:36:13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北潞春小区处处是可渗水的铺装设计


  湿乎乎的北京存不住水 首家雨水回收试点迈不开腿


  被荒废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就在大雨频繁光临京城之时,第16届国际雨水收集利用国际大会也在京举行。从大会上传来消息,在2015年前,北京将完成125座建筑小区和已建成区270处建筑小区的雨洪控制与利用工程。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郑克白介绍,自1999年以来,北京市地下水位直线下降,雨水利用工作迫在眉睫。


  巧合的是,也在1999年,全国首座“环保型绿色生态小区”——北潞春社区——在北京市房山区落成。着名建筑设计师黄汇,给北潞春社区留下了一套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但遗憾的是,就在这个雨季,当记者到北潞春社区走访时却发现,这套曾经良好运转了十余年的系统已经荒废。


  悖论


  北京湿透了但仍缺水


  截至7月9日,本市自入汛以来累计降雨19天,降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7.5%。


  “北京的雨,就是集中在7下8上”,环保人士许文(化名)多年来一直关注北京的雨水利用,“但是雨下得再多也没什么用,这些水都白白流走了,北京还是缺水”。


  “7下8上”指的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是北京的雨季,也是北京的主汛期,这期间的降雨占全年的70%。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郑克白介绍,即便在雨季内,北京城的降雨也分布不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几场大雨中,这让雨水回收利用的重要性越发明显。


  许文说,整个北京地区的地形走势是北高南低,山区的雨落到地面后,会往南流淌。但随着城市建设,沼泽被排干、河道被加盖,雨水顺着不透水的水泥地,到处流淌,不但给城市带来内涝灾害,还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据报道,目前北京市山区县的土壤含水率已相对饱和,其中顺义区的土壤含水率已经达到97.4%。许文解释,这表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高,也同时意味着山区的土壤已经不能再吸收更多水分。降雨被浪费在所难免。


  样本


  北潞春7·21都没积水


  北京城缺水的现实,并不是近几年才浮现。早在1999年,北潞春社区就把雨水回收利用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7月10日,记者往北京城西南郊的房山进发,一路上,雨越下越大。从房山的长阳到良乡,一个个大型房地产项目连成了片。地铁房山线已经与城区线路连接,京良快速路也正在紧张修建中。大规模的建设,使得道路不可避免地把泥泞、积水扔给行人。不过,当北潞春小区出现在眼前时,道路的积水不见了踪影。雨势并没有减小,让积水消失的便是14年前的那套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老马从小区建成起便是北潞春的居民。他介绍说,北潞春是整个北潞园社区的核心部分,除了北潞春外,北潞园还有北潞华、北潞冠、北潞芳、北潞馨其他四个区域。其中,北潞春以全国首座“环保型绿色生态小区”而闻名。北潞春距离刺猬河很近,在开工建设前,这是一片洼地,常遭水淹。但精巧的建筑设计,让这里曾经做到不积水,相反还能回收利用水。


  因为独特的环廊,即便在雨天出门遛弯,老马也不用打伞。触角延伸到北潞春每个角落的环廊,是一种架空平台的设计。平时,人在平台上行走,车在平台下行驶,人车分流。降雨时,人车都可以到平台下避雨。


  北潞春真正的神奇之处,不在平台上,而在地面下。师从梁思成的黄汇,作为北潞春的设计师,她给社区设计修建了一个4000立方米的漏斗式人工湖。在地面上,北潞春尽可能用可渗水的铺装料代替常用的水泥、砖瓦、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并在孔洞内植草保水。雨水通过地面的渗漏设计,汇集到人工湖中。雨水和社区内的生活污水一起,通过污水处理站,净化成中水,再供居民冲刷马桶等使用。如果降雨量大,雨水可以通过人工湖的可渗水池底,回灌到地下,维护地下水水位。


  这是一个至今都让人觉得梦幻的设计,老马由衷赞叹,“我跟你说啊,我们这儿很少积水,就连去年的7·21,都没积水”。


  现状


  系统废弃两三年


  老马记得,7·21那天,北潞春没积水,他却忘了小区里从哪天开始停用中水的。大约两三年前,北潞春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停用了,污水处理站也不再工作,中水自然不再提供。


  走在北潞春社区内,地面上那些为了方便渗水而设计的网格状设备还在。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设计师严格控制着不透水材料的使用,水泥砖之间,常常会出现种植在网格中的绿植。这儿依旧不积水,但循环利用不存在了。原先的污水处理站已经被推平,处理站原址现在是一个在建的房地产项目“北潞园·活力风情广场”。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曾经,他们也因北潞春的环保设计而骄傲,但环保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却在两三年前停用了。停用具体是什么原因?这名工作人员说,“是因为经费的原因,维护费用比较高”。


  黄汇曾撰文说,她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帮忙做了测算,在扣除免建小区排污管道及化粪池所节省的资金后,按北京市当时的水价计算,由必须被利用的再生水节省下来的水费可在大约15年内回收系统投资。


  算账


  制水成本最高近6元/吨


  而现实是,系统在它运行还没满15年时便遗憾停用。记者了解到,在系统停用前,居民饮用水使用冷水,收费约为4元/吨,冲洗马桶使用中水,收费约为1元/吨。但是,把雨水和污水净化成中水,需要投入人力、设备、电力等等,而且由于雨水和污水回水量时常不达标,物业公司有时需要把冷水加入系统中,这都把中水成本抬高,超出售价。


  据了解,现在本市中水制水成本最低为1.46元/吨,高者近6元/吨,远超出1元/吨的售价。成本和价格倒挂只是一方面。北潞春属于经济适用房,物业费是每月0.5元/平方米,相对商品房物业费偏低,物业公司因此更觉得运行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亏本。


  据许文介绍,此前,政府多次提倡、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修建雨水回收系统,但收效并不明显。2003年,本市曾下发规定,其中提到,开发小区时修建专用的雨水利用储水设施,可以申请减免防洪费。


  “虽然有政策鼓励,但很多开发商可能觉得,减免的防洪费,比起建设、维护雨水回收系统的费用,好像微不足道,所以还是不愿意建。有的建起来了,但当物业接手管理的时候,发现需要不断投入经费,甚至出现价格和成本倒挂,所以造成系统闲置甚至荒废。”


  反思


  外地仅0.2元处理成本


  雨水回收系统,不仅在本市有多处试点,而且在外省市大城市早已开展多年。据《济南时报》2013年1月25日报道,在济南部分大型小区已经开始试点雨水回收系统,中水设施处理成本在每吨2元左右,而雨水处理成本仅是供水泵的电费、损耗等,大约每吨0.2元。


  据《长江日报》2012年报道,经测算,武汉的雨水利用处理成本每吨仅0.2元,中水回用的处理成本每吨0.5至0.8元。


  对比本市与外省市的试点,雨水回收系统的成本显然相差甚远。而除此之外,环保意识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现成的系统却还停用了,太可惜了。”许文介绍,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从技术层面上说,并不难,关键还是要看房地产开发者和维护者的环保意识,“首先要建设,然后还要维护。别建好了,害怕花钱维护,又不管了,浪费。”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南京所支撑完成兰州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
重庆市已累计完成225个易涝点位整治工程
郑州2024年主城区再生水利用率超半成
广西水质持续领跑全国!今年一季度5市排名
今年截至4月11日 各类工程累计向永定河
山东省加快推进河湖生态价值转化
上海市崇明区这处“城市海绵”初现雏形
从科技赋能到多元共治:上海应急局局长详解
河南: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举措 筑牢城市
湖北水利:以系统治理绘就“千湖之省”幸福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9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