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广西通报贺江上游发生铊、镉污染事件。至今已过去10日,中山境内饮用水源安全状况如何?昨日,南都记者从市环保、供水部门了解到,根据近日的监测数据,中山境内西江流域水质一切正常,铊、镉两项重金属浓度,远低于国标限值。
8个监测点持续监测
昨日,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贺江流域发生重金属污染后,中山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的8个监测点一直对水质持续监测。目前,相关数据一切正常,水质目前尚未受该起污染事件的影响。
昨日,中山市公用水务水质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9日,位于西江水进入中山前沿的古镇、东凤两镇区水厂实行每日监测制度,连日来,每日的检测数据与以往相近,水质达到国家标准。该负责人透露,重金属、PH值、氮氨等都属于水质的日常监测项目,在贺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市公用水务水质监测中心加大监测密度的同时,尤其加强了对铊、镉两项重金属的监测。
西江水域上游水质均达标
“这两天,两个水厂镉的浓度都是小于0 .06微克每升,铊的浓度都是小于0 .05微克每升。这两项的国标限值分别是5微克每升和0 .1微克每升,(监测值)远远低于国家限值。”该负责人介绍,14日、15日两天,工作人员在古镇水厂、东凤水厂取水点监测到的铊、镉两项重金属浓度,不仅低于国家限值,甚至均低于设备的检测下限,水质完全正常,以往的检测数据也相仿。
污染团前锋是否抵达中山?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污染团在贺江流域形成,在江水向下流动的同时,污染物被不断稀释。根据目前监测情况,西江水域上游水质均达标,中山境内水质监测也达标,所以无从得知污染团前锋目前的具体位置。
相关
20日左右贺江广东段水质或全线达标
前日傍晚,南都记者从贺江水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组了解到,“目前控制效果好于预期,预计20日左右,贺江广东段各监测断面水质将实现全面达标。”专家组组长许振成透露,由于不断调度补水稀释,当日贺江上游截污的合面狮水库内,铊、镉污染物浓度已降至超标2倍左右(7月6日最高超标4倍),粤桂交界的南丰断面铊超标在2倍以下,在江口镇断面仅超标1倍左右,“连日来贺江水一直保持以达标水质进入西江。”
许振成表示,此次污染事件应急处理一切都在控制中,合面狮水库泄流水量目前小于150立方米/秒,同时上游爽岛水库等水源仍然不断补水稀释。预计20日左右贺江广东段水质将全线达标,对西江水质和下游珠三角城市的供水不会有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