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民在玄武湖畔看到一些死鱼漂至岸边,其中不乏白鱼和黄鳝。据了解,漂浮死鱼的湖段是花卉园至情侣园一带,而湖中死鱼数量大概有十多条。玄武湖再度漂浮起死鱼,令市民揪心。玄武湖水质是否变坏了?
现场
在太阳宫附近的湖段,记者看到了两条已翻着白眼的白鱼,以及一条死在岸边的黄鳝。据目击的市民反映,这一带湖岸边死鱼数量大概有十多条。一位正散步的老大爷向记者透露了他的担忧。他表示小鱼死亡可能跟水质有关,因为小鱼在生长过程中会比较敏感,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较多小鱼的死亡,是否意味着玄武湖水质出了问题?
猜想一
爱心放生让黄鳝等
成“不速之客”
记者随即向玄武湖管理方反映了该情况,园区管理方表示,为了抑制湖中水草疯长的现象,每逢冬春之际,园区都会投放白鱼和花鲢鱼,目前湖中主要也就是这两种鱼。
那为何玄武湖中会出现黄鳝呢?对此,景区管理方也表示无奈。据负责人推测,这条“来历不明”的黄鳝很有可能是市民放生的。近年来不少市民都将玄武湖视作“放生宝地”,将乌龟、虾类甚至宠物金鱼放入湖中。但这些“有爱心”的放生行为并不受到景区的鼓励,负责人表示,比如这条黄鳝,可能身上原本就有伤口,进入新环境后,难以适应,故存活率大大下降。
景区管理方认为,湖中出现死鱼,并不能以偏概全地将责任归于水质,很可能是被放生鱼本身的问题。
玄武湖景区管理方向市民呼吁,希望大家最好不要随意在湖中“放生”,尤其不要放生不健康的生物,以及会破坏玄武湖生物链的外来物种,比如巴西龟、黑鱼等。
猜想二
湖水附近的污水口
是“罪魁祸首”?
说起漂浮死鱼的那处湖段,玄武湖管理方并不陌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早前就发现在太阳宫附近有一处污水口,而其中流淌的污水就源源不断地流进了玄武湖里。
“走近就能闻到臭味,这对玄武湖景观、湖水,肯定都有影响。”附近市民告诉记者,这一污水口由来已久,对附近环境乃至景区环境都造成了影响。市民由此也推测,该湖段之所以成为死鱼“高发段”,很可能和这处污水口有关。
玄武湖景区管理方向记者表示,这处污水口并不是属于景区的,玄武湖景区内已完成雨污分流的综合整治,所以不存在污水口,管理方推测这一污水口属市政部门管理。
玄武湖管理方还向市民呼吁,希望大家珍惜景区环境,不要随手丢弃垃圾,影响景区环境及玄武湖水质。
猜想三
防汛期间“体质弱”
的鱼死亡属正常
景区管理方还向记者表示,目前南京刚出梅雨季,玄武湖正值防汛期,在此期间,玄武湖水位降低了40~50厘米,水中气压也有所降低,湖水中的含氧量不足,这就对鱼类的存活造成了影响。
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每逢汛期时节,湖中就会出现死鱼增多的情况,这和水质无关,主要是因为汛期的特殊环境对鱼类生存造成了威胁,其中“体质较弱”,或本身有些疾病的鱼类,就会“难逃此劫”。
每逢冬春交替之际,玄武湖景区就会在湖中投放大量鱼苗,去年玄武湖就已投放25万尾。“相较庞大的基数,景区在防汛期,每天死亡十多条鱼,仍属正常范围。”景区工作人员葛先生表示,从生物链角度来说,“优胜劣汰”也是自然规律。
景区管理方介绍,在防汛期间,没有办法避免湖中鱼类的正常死亡。他们一直对湖水水质给予关注,目前没有其他迹象表明,湖中死鱼现象与水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