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月份是雨水多发季节,容易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7.20”暴雨后,南充市民最担心的就是饮用水安全问题和环境风险状况,尤其是国控、省控和环境风险源企业的生产和排放问题。
25日,记者从南充市环保局了解了汛期阶段饮用水安全等相关情况。据了解,南充市环保局自7月1日开始加强了对汛期水质的监测,其中主要针对市、县饮用水源存在的环境风险的排查和汛期环境风险状况的监测。
“汛期引用水水质是安全的,在南充的19家国控重点污染物排放源企业排放物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南充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充暴雨期间,全市饮用水在水质上没有受到影响。只是因为洪水中夹杂的泥沙多,水的泥沙含量比平时多,浊度比较高,在进入自来水厂的处理时间会长点。“就如西充河平时的水流量少,洪水期间水量增多还可以稀释其中的一些污染物,经过处理后还会让水的质量变得更好些。”工作人员向记者举例说到。
在汛期阶段,针对南充国控、省控和环境风险源企业生产及排放情况,环保局加强了执法支队的巡查力度和在线查看污染物排放的频率。除了在线查看企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和废水流量,环保局每周还会去各企业人工采样回来进行对比分析。保证企业的仪器正常运行,各项排放符合国家指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监测站例行监测县城饮用水,对市区以及全市300多个乡镇的饮用水源每天每隔4小时监测一次。将确保市民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