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8月8日,每天通过对西河4个断面水质进行监测,仅有3天水质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记者昨日获悉,通过2年多时间的持续治理,如今西河水质已经有明显改善。
为了加强对西河水质的监测,从7月1日起,市环保局水质监测站每天派出专门工作人员,驾车行驶200余公里,在西河4个断面取水检测水质。为了全天对西河水质进行监测,我市还将在西河建4处自动监测站。
每天检测
西河水质有明显改善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环保局水质监测站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从西河里取来的水进行检测。“一共要检测26个指标。”水质检测中心主任何虎军介绍说,26个指标中,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这是每天必须检测化验的两个指标,另外,还需要检测PH值、化学需氧量、电导率、总磷、铅、锌、石油类、生化需氧量、汞、砷、硒、硫化物、粪大肠杆菌等。检测结束后,不仅要每天得出报告,每个月还要得出综合报告。
今年7月1日以来,市水质监测站开始每天对西河水进行检测,先是从西河流域4个取水断面取水。取回水后,技术人员立即对水质进行检测。根据监测,今年7月1日至8月8日39天时间里,西河仅有3天时间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这表明持续治理已经取得成效,西河水质已经有明显改善。”何虎军介绍说,未达标的3天是7月5日、7月6日和7月11日,分别是氨氮超标或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经过及时督察发现,主要原因是个别企业暗中向西河排放污水。
在4个取水断面处
将建自动水质监测站
对西河水质进行监测,目前是市环保局每天派专门工作人员在西河沿线4处断面现场取水,然后带回检测站检测。这4个取水断面分别位于西充县、顺庆区以及嘉陵区出县(区)境处,其中,西充有2个出境断面,分别位于虹溪河和象溪河。在取水时,工作人员每天上午7时50分出发,在4个断面取完水回到南充后,已经是下午5时30分左右,平均每天要行程200余公里。另外,市水质监测站的技术人员每周要到4处断面现场取水检测。
为了方便监测西河水质,以及对西河水质进行全天24小时监测,我市将在西河流域4个出县(区)境断面处建设4处水质自动监测站,到时工作人员只需坐在办公室,动动鼠标,就能够随时了解掌握西河的水质情况。
何虎军介绍说,通过对西河流域各县(区)出境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水质有污染,当即就能判断是哪个县(区)的责任。
水质标准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城市河道水达到Ⅴ类水质标准就是指城市河道的水质达到了可以适用于农业灌溉和一般景观要求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