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绵阳市按照“一年变样,两年变清,三年变美”的整治目标,从根本上截断污染源头,并加大投入,完善排污治污基础设施,对境内11条污染严重的小流域实施重点环境治理,现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过度开发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造成功能区水环境质量不断呈恶化趋势。一些流域主要污染物质化学需氧量、氨氮入河量不断增多,市内多条小流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今年4月,市环境监测站对全市8条小流域和1个大型水库进行了取样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除平武磨刀河老河沟段达到地表水一类水质外,其他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盐亭弥江县城段、经开区木龙河等6条小流域水质已达劣五类,严重威胁着周围群众健康安全。
据统计,绵阳市主要小流域面积占全市流域总面积30%以上,长度约540公里,涉及52个较大的集镇,人口100多万,饮用水源保护区35个。全市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启动实施后,市县环保部门对全市纳入整治的11条小流域内的所有工业企业、养殖场、采砂场等共431家单位进行了污染排查,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小流域内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养殖场、屠宰场、农家乐、砂场等污染单位进行了集中整治,先后共关停19家,停业整顿13家,限时整改84家,并督促各地对水面网箱养殖全部取缔。
与此同时,绵阳市各级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污染治理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资金约4.1亿元,在小流域范围内建成垃圾房15个,污水收集管网约38.6公里,对现有污水管道进行了修复,开展了垃圾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建设,并在取水口安装了在线监控系统,加大了水质动态监测力度,随时掌握了解水质污染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提供依据。
据市环境监测站日前监测显示,平通河、潼江、磨刀河、安昌江所测项目全部达标,其余河流水质超标指数有所下降,与三月份监测结果相比,小流域水质有一定好转。平政河污染治理开展半年以来,已完成投入11053万元,牌坊沟截污管网建设已完成,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三台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对小流域水环境进行了整治,共拆除网箱3583口,其中鲁班水库就取缔3121口,打捞清理湖面垃圾近600吨,有效促进了水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