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北京水资源缺口达15亿方 利用再生水开源节流
北京水资源缺口达15亿方 利用再生水开源节流
发布日期:2013/9/2 10:59:11

  “历史上北京曾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清朝时期京城经常面临曾有“小黄河”之称的永定河的威胁,皇帝赐名“永定”就是希望这条河不要再泛滥。同时万泉河、玉渊潭、莲花池等带水的地名在当时都是名副其实的水域。1980年以来,北京21条主要河流全部断流,北京开始成为缺水城市。


  从2000年以来,本市在人口增长了700万的情况下,新水却减少使用了10亿方。这主要得益于再生水的利用。”


  水资源缺口达到15亿方据统计,北京市1956年至200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4亿立方米,但是从1999年以来,北京进入连续枯水期,地表水资源量衰减59%,地下水资源量衰减37%,入境水量衰减77%。而近几年北京用水总量平均为36亿立方米,而年均水资源总量仅21亿立方米,比往年平均37.49亿立方米少38%。这意味着每年北京有着15亿方水的缺口。


  而更为直观的数字是,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减少到甚至不足10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0,成为全国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地区。这种水资源状况甚至不如以干旱着称的中东、北非等地区。


  开源节流加外调 新水用量不升反降北京缺水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为此,有关部门开始通过开源、节流、外调三种方法补足缺口,从2000年以来,本市在人口增长了700万的情况下,总用水量却从40亿方降至去年的36亿方,其中新水减少使用了10亿方。对于严重缺水的北京来说,这样的节水效果不可谓不显着。


  开源,顾名思义就是寻找多种水源,包括将丹江口的南水北调进京,每年将补充10亿方的来水。而在节流方面,相关负责人强调可以用“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零增长”,“生活用水适度增长”三句话来概括。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北京近年来淘汰了很多耗水型工业企业,比如首钢、焦化厂等,仅首钢一年的耗水量就可以达到7000万立方米,是用水大户。工业用水的年耗水量一度达到过13亿立方米,2000年为10.5亿立方米,去年则下降到5亿立方米。在农业上,北京东南部地区30多万亩的稻田都改成了旱田,年用水量也由最高时的30.5亿方,下降到10亿方以下。在生活用水方面,从2000年的11.5亿方增加到2012年的16亿方。


  再生水充分利用 营造京城美丽河湖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强调,新水减少10亿方,主要得益于再生水的利用。据悉,再生水主要可以用于工业、农业、河湖环境和绿化环卫等市政用途。其中用再生水替代工业用冷却水的效果最为明显。以前,工业用的冷却水都是使用地表水,改用再生水后,一年可以减少使用地表水2亿立方米。


  七年前,清河、方庄等再生水厂投入运行,拉开了北京市循环利用再生水的大幕。如今,再生水的年产用量已经达到7.5亿方,相当于375个昆明湖。其中,2012年,全市河湖景观用水总量5.7亿方中,有3.7亿方为再生水进行“补充”,比例约为65%,而京城的公园如圆明园、朝阳公园、龙潭湖等,以及清河、温榆河等河道,都已经全部由再生水供给。据悉,目前北京市只保留了一些重点区域进行新水的补给,包括颐和园、后海等地。


  据悉,到2015年,全市再生水供应量将增加到10亿立方米。届时,再生水利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探访圆明园水系补给全靠再生水在圆明园里,湖水清澈透明,风吹荷动,香气飘溢,大片的水域让其成为正宗的“水景园”。但鲜有游客会想到,圆明园里的水百分百来自于再生水的“补给”。


  圆明园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指着圆明园湖说:“你别看现在的水面这么透明、荷花遍开,1999年的时候,这片儿根本就见不到水,只长些杂草,沙化得厉害!”


  据其介绍,2005年,圆明园湖底铺上防渗膜,尽可能留住湖水。同时,引入再生水解决园区缺水的问题被提上日程。直到2006年清河再生水厂建成后,管道从小清河穿入园区北墙,再生水才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干涸的园区。2007年开始全部采用再生水进行补水,如今,圆明园每年都要从清河再生水厂引入六七百万立方米的再生水,用以补充蒸发、渗透等流失掉的景观用水。“有水了,我们又大面积种植了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荷花,水因此有了灵性,圆明园也就灵动起来了。”该负责人说。


  而为了维护再生水的水质,园区也动了不少脑筋,包括在不同湖之间安装水泵进行人工交换制造小循环使水流动起来之外,还要在湖区投放诸如“食藻虫”等微生物,令湖水变得透明,产生新的生态系统。据悉,海淀区已经为圆明园的水治理专项投入了近2000万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关于印发《上海市推动老化管道更新改造 提
宿迁分享海绵城市建设经验:系统化全域推进
明确四大核心制度!《中山市海绵城市建设管
山东烟台创新打造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样板
南京所支撑完成兰州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
重庆市已累计完成225个易涝点位整治工程
郑州2024年主城区再生水利用率超半成
广西水质持续领跑全国!今年一季度5市排名
今年截至4月11日 各类工程累计向永定河
山东省加快推进河湖生态价值转化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3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4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9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10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