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环保局对市重点排污企业初始排污权指标核定工作尘埃落定,基本完成了企业排污有偿使用费的征收工作,确定了各企业污染物年允许排放量指标,从而为企业下一步开展的排污权有偿交易及刷卡排污奠定了基础。
排污权有偿使用多方受益
如何在实践中用足用好排污许可证,成为环保局今年持续探索的问题。2010年,《浙江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开始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企业环境资源的占用方式。换言之,企业的环保工作做得越好,收益就越大。企业通过改善生产工艺,提高污染物处理能力,将节省下来的污染物指标用于扩大生产或者有偿转让,不仅能够盘活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提高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环保监管能力;同时,这也是一笔可观的企业财富,用不完的排污权甚至可以向银行抵押贷款。
今年1月18日,环保局专门召开了义乌市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动员大会,向全市重点排污企业详细阐述排污权有价资源性、可交易性、对企业的意义及我市的相关政策。“排污权有偿使用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企业对污染物排放的看法,是一种创新的环保管理理念。”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刷卡排污渐成趋势
今年,环保局对全市225家重点排污企业的初始排污权指标进行了技术核定,确定了各企业主要污染物的允许排污指标(水量、COD、SO2等),并完成了初始排污权指标有偿使用费的收缴工作,实现初始排污权指标有偿化。
据了解,环保局将对全市重点企业陆续开展刷卡排污总量自动控制系统(以下简称刷卡排污系统),圆满完成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工作。同时还通过企业排污口的电子控制器和电磁阀,对企业的排污总量实施监控,当排污总量超过允许总量时,“刷卡排污系统”将发出警报并关闭排污口,迫使企业停产。企业应当采取申购、租赁的方式获取排污权指标,将刷卡排污工作与排污权有效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污染减排,迫使企业转型升级。
举例说,根据初始排污权指标核定办法,某企业化学需氧量(CODcr)的年允许排放指标为25吨。为了降低企业单位产品的污染物产生量,这家企业专门引进一套先进的环保处理设备,通过提高中水回用率,改进生产技术。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化学需氧量(CODcr)的排放量持续下降,最终这家企业只排放20吨的化学需氧量,那么剩余的5吨化学需氧量指标就可以在市排污权交易中心同意下,通过排污权交易的方式转让给有指标需求的企业,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排污权有偿使用体现的是排污权的资源化、价值化,是用经济和金融手段倒逼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产业转型的一项创新机制。”环保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