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4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 省环保厅6月3日发布的《2009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9年,全省地表水总体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劣Ⅴ类水质河段比上年减少312.5公里。
《公报》称,2009年,全省地表水加权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0.43降至0.34,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省辖四大流域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是: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2009年河南省监控的7979.4公里河段中,Ⅰ-Ⅲ类水质河段长4253.4 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53.3%,比上年减少274.8公里;Ⅳ类水质河段长1049.7公里,占13.2%,比上年增加248.6公里;Ⅴ类水质河段长633.3公里,占7.9%,比上年增加338.7公里;劣Ⅴ类水质河段长2043公里,占25.6%,比上年减少312.5公里。
按照地表水国家标准,水质分五类,Ⅰ-Ⅲ类可用于生活用水,Ⅳ类、Ⅴ类可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景观用水;而劣Ⅴ类水的污染程度已超过Ⅴ类,基本上丧失了水体的使用功能。
《公报》还显示,全省城市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良好,与2008年基本持平。许昌、濮阳、信阳、平顶山、鹤壁、郑州、新乡、洛阳、济源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级别为优,其他9个城市为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