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日前公布第二批河长名单,其中包括区管河道(湖泊)的河长,列入市考核断面、“三无”居家船专项整治和列入新增黑臭河道治理计划的镇村管河道的河长。
根据要求,今年6月底前,上海各区必须通过区政府网站、媒体等自行公布第三批河长名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覆盖辖区内所有河道(湖泊)的河长名单,让全市所有河道(湖泊)都有河长认领,提前一年实现国家提出的河长制全覆盖目标。
要完成今年年底前基本消除中小河道黑臭的艰巨任务,上海正迎难而上。截至目前,上海列入整治计划的471条段、总长631公里的中小河道均已基本完成“一河一策”编制任务,其中近八成河道已经开工,开工河道长度占到总长度的73%。
“471条段只是开始,我们力争不留死角,把百姓身边的黑臭河道都排摸出来,彻底整治干净。”上海市水务局局长白廷辉表示,通过在各区排摸的基础上随机抽查,遥感光谱分析等手段,排摸出10501个疑似黑臭水体点位,又挖掘出较为隐蔽的691条段、总长477公里的黑臭河道。目前,这些河道尚未列入现有整治计划,各区将通过补列计划进行整治,确保没有“漏网之鱼”。
据透露,新排摸出的691条段黑臭河道中,有些今年3月才刚刚完成排摸和复核,但上海水务部门立下“军令状”,这691条段黑臭河道也要在今年开展整治,力争年底完成。
相比之下,更早启动整治的471条段中小河道和702条段“村沟宅河”、名录外水体,在工期上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在年底前完成。
据悉,河长的职责远不止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根据上海市制定的《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河长至少要承担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河湖水面积控制、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6方面21项职责。
针对个别地方以填堵河道代替河道整治的做法,上海水务部门表示,将从审批填堵河道这一源头抓起,严格按照“先开后填,开大于填”的要求进行审批。去年,对河湖水面积减少数量最大的两个区实施限批措施,直到用于补偿的新开河道完成后,再受理其填堵河道的审批事项。同时,将由政府委托第三方对填堵河道的审批事项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