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实行在线控制,中间过程加大治理力度,末端环节严细处理,大连市“三管齐下”综合整治近岸排污污染的成效年年都有新的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入海排污口由135个减少至85个,入海排污口排放达标率由2009年的13.7%提高到67.2%,其中,企业排污口基本实现达标排放,为市民提供了清洁干净的亲海空间。
地处辽东半岛的大连市,是一座以重化工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如何破解既要发展工业实体经济又要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难题,大连市委、市政府的解决之道是:在加快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大综合整治污染的力度。
为从源头上解决工业企业污水超标排放,大连市逐步形成以挂牌督办为抓手、以联合执法为手段、以推进污染企业集中整治为目标的工作模式,对造纸、化工、印染、水产加工等重点水污染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全市在线监控系统,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在线监控。目前,共安装废水排放自动监控系统47套。所有废水在线监控数据按照国家数据传输标准,完成市里与省厅监控系统的对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由此,环保部门可以及时对超标排污、污染严重的单位进行限期治理,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
建设污水处理厂是彻底改变城市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海而污染近岸海域水质的关键所在,也是完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指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大连市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目前,共建成29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113.8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对已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大连市强化对其监管,制定了运行管理办法和污水处理费拨付与污染减排实际效果挂钩的措施,以此约束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对长期超标或超标严重的污水处理厂一律按上限处罚,对不达标的进行督办整改。2011年达标污水处理厂比例由2010年的21.4%提高到65%。以往超标严重的开发区、旅顺口区污水处理厂在2011年都稳定达标。
末端排污口也是大连市治理水污染的重点。近两年来,市环保部门对中心城区北起振兴路海湾大桥、南至小平岛的大连湾海域和南部沿海海域135个入海排污口(不包括泄洪口),一个一个进行查验,该废的废,该堵的堵,余下的排污口进行综合整治。对位于污水截留管网下游或其他无法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市政生活污水,市里规定由附近重点企业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对该部分污水进行达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