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水利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城市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共计113项,已全部完工。新建的38座污水处理厂和48座污水泵站完成主体工程;完成污水管网铺设1094公里。
据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城市污水管网从2008年的1813公里提高到2010年的2953公里;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从2008年的228.6万吨/日提升至2010年的465.08万吨/日;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从2008年的75.09%提升至2010年的85%,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近90%,在广东省内居于前茅,达到全国文明城市水平。
新建的规模56万吨/日猎德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将猎德污水处理厂总规模提高到120万吨/日,日处理量位居全市各大污水处理厂首位。
中心城区主要河涌截污大都纳入猎德污水处理系统,所涉区域涵盖越秀、天河、白云等区的“心脏地带”。其中,沙河涌元岗桥以南约30万吨/日的污水将送至猎德污水处理厂处理。另外,左右支流约8万吨/日污水送至京溪地下净水处理厂处理。
沥滘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万吨/日,使该厂增加污水处理规模至50万吨/日,服务范围为海珠区(包括官洲围,不包括洪德分区)和长洲岛全岛,涵盖马涌、漱珠涌、纺织涌、黄埔涌等合流范围的污水及沥滘、洛溪、琶洲、东晓、赤岗、长洲岛、官洲围等地新居住区的分流制区域的污水。
京溪地下净水厂(10万吨/日)纳污范围包括沙河涌右支流流域、左支流流域、南湖风景区等,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良好等特点,中水回用可实现对沙河涌景观补水。
增城市6大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全部投入运行后,可基本解决增城市中心城区、中心镇、工业园区和生态产业区的污水处理问题,进一步保护了东部水源。花都区建成5个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24.63万吨/日,全区城镇污水处理总规模达到34.63万吨/日。(肖静 廖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