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京市计划整治黑臭河道109条。23日下午,记者随南京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时获悉,截至目前,109条河道立项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已开工建设48条,绝大部分河道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开工准备,预计本月底全部开工建设。
来到位于鼓楼区的清江河,这里不仅河边风景很好,水质也变得干净起来。河旁边还竖立着河长制公示牌,上面河道名称、长度以及区级河长、街道河长、巡查员、联系电话等信息一应俱全。记者在现场看到,清江河的养护单位为鼓楼区市政综合养护管理所,管理事项包括排水、排污许可管理;河道日常保洁、巡查维护;禁止占用河道蓝线。在位于鼓楼区的张王庙沟整治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张王庙沟共有排口23个,目前有12个排口存在污水下河的情况。“计划整治排污口12个,在排水口末端污水截流,接入周边街巷的污水主管。同时,采取水力清淤与干挖相结合的方法,计划清淤0.48万立方米。”
“为了调查摸清河道排口,我们对所有排口进行编号,采集排水口基本信息,逐条河道绘制排口基础信息图、表,109条河道约有各类排口2058个,其中需整治914个。针对不同排口制定了封堵、截流、调蓄、防倒灌等综合工程措施,确保晴天污水‘零直排’。”市水务局局长张孝科说,淤泥处置是保障河道清淤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经调查,主城六区河道清淤总量约138万方,目前已落实20万方淤泥的应急处置场地一处,日常处置地浦口、句容各1处,基本解决了淤泥处置问题。此外,南京市还拟定整治效果评估办法,评估办法以公众满意度为主,对有争议的水体,水质监测作为辅助判断。
生态补水和污水系统高水位运行是今年黑臭河道整治的两大制约因素。下一步,南京市将优化主城水系引流补水工作方案,增大生态补水能力。同时,着力解决污水系统高水位运行问题。目前,江心洲、城北污水等系统高水位运行问题仍很突出,直接影响一些区域的截污纳管。为此,我市将加强污水系统排查和整改,防止河水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