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清油船舶在大连溢油污染海域进行清除作业。 新华社发
昨日下午,在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现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大连市安监局副局长孙本强对事故处置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进展
被油污染海域面积在扩大
据最新消息,被油污染的海域面积已经超过50平方公里,达到近百平方公里。油污较为严重的面积约为11平方公里。清油船不断向海里抛洒清油毡。一张清油毡可以吸收约35-40公斤的石油。
大连海事局和辽宁海事局正在全力进行清油工作,使用的主要工具为清油毡、消油剂和围油栏。尽管清油毡和消油剂的数量非常大,但与大面积海域相比,清油工作尚需一段时间。海上全面展开清油工作已接近一天,但油污在海上的漂流速度较快,如果风向有所改变,有人担心会流向大连浴场。
已成立调查组 短期内可出结果
18日上午,辽宁省已成立了“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短期内可出结果;另外,下一步,还要对周边油罐进行检验,对附近厂区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大连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国功表示,关于本次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目前还处于检测阶段,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一直在持续,20多个空气监测点和十几个水质监测点展开工作,至今向政府部门提供了3000多个数据,大气的环境质量没有因灾害而产生超出范围的影响,究竟有多少原油泄漏正在进行核实。初步调查,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影响,释放出来的气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
昨日是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发生第三天,在现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大连市安监局副局长孙本强介绍,辽宁省18日上午成立了“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
现场
仍有烟雾 温度30℃以上
电影中的灾难镜头我们并不陌生,然而,当相似场景真的出现在眼前时,我们仍会感到震惊和猝不及防。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大火已基本被扑灭,但事发的3号油罐仍然冒出大量烟雾,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异味,现场温度在30℃以上。这个储油10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如今已成为废墟,旁边的几处泵房也已被烧成空架子,粗大的管道被炽烤变形。
现场一段道路两旁的路灯杆已全部折倒,连铺路的方砖也被烤裂破碎。在三天前的那个晚上,这里曾经是一片火海,可以想见,滚滚热浪使路灯杆像面条一样虚弱地扭曲倒地。在浓烟升腾的背景下,眼前这些场景让人感觉沉重。
“当时,我们负责保护6号油罐,它距离燃烧的3号油罐大约30米左右,从3号油罐里泄漏出来的原油形成一道道‘流淌火’,我们要一边阻截这些‘流淌火’,一边对6号罐体进行降温冷却,防止其爆炸。”大连市消防支队政治处主任孙琦回忆说。
感动
他们旋转阀门8万转关闭死亡之门
现场的废墟和浓烟因为一个英雄群体而让人感到悲壮而并非悲伤。几百名消防官兵仍然坚守在第一线,这些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再次经历了考验,这次他们同样交出了令人赞佩和感动的答卷。记者看到,一名20多岁的消防战士靠在消防车的踩踏板上睡着了,他那布满油污的脸上似乎难掩一抹稚气。“嘘,别吵醒他,他一直在奋勇扑火,已经4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一名跟他年龄相仿的消防战士说,他们是沈阳消防支队的,睡着的那个是他的班长。
当桑武拿出对讲机喊话时,他的那双手引起记者的关注。16日夜里,冲天大火烧毁了高压线路,导致油罐阀门无法电动关闭。作为4人攻坚小组中的一员,桑武跟他的同伴们冒着生命危险冲了上去,他们硬是用手握紧发热的阀门,并旋转了8万多转,关闭了“危险之门”,而他们每个人的双手都布满了血泡。
这样的感人事迹几乎发生在每一位现场抢险的人身上。他们大都是普通人,但无一不是英雄。在灾难中,他们抒写了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