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千湖之省治水尚需八方取经
千湖之省治水尚需八方取经
发布日期:2010/7/19 13:34:33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低碳、绿色为标榜的上海世博会,向我们打开了一个了解世界前沿、观察世界发展方式的窗口。


  探访世博会,我们发现,许多城市和湖北有相似之处,它们的发展方式很多堪称是湖北发展的样本,可以给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多角度的启迪和借鉴。


  今天起,本报推出前方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湖北发展的世博样本”,以飨读者。


  从“水”型展馆到清莲微步,从山水棋盘到上善若水,从心水相连到浮雕山水……湖北馆通过亲水、乐水、治水的演绎,尽现“千湖之省”的独特韵味,同时也将湖北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的大课题,再次摆在世人面前。


  画中美景令人赞叹


  走进湖北馆,音乐响起,云雾缭绕的西陵山被劈成两半,滔滔江水奔涌向前,荆楚大地上人类文明与江河湖网相生而存的历史逐一展现,水中漾出“水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城市的历史是我们的历史”。《上善若水春色满城》影片中,在中国象棋棋盘背景下,棋子是湖泊、河流、湿地等自然景观,也是学校、剧院、运动场等城市设施,山水自然景观向城市移动,城市设施向山水自然景观移动,终至水乳交融,和谐一体。


  一幅江湖连通的城市公园画卷,最终呈现在游客面前。头一次看到如此大气磅礴的中国象棋,仿佛置身阿凡达的魔幻世界,北京游客汪海洋对湖北馆竖起了大拇指说,“湖北真美,湖北人有新意。”


  湖北馆主设计师、湖北大学副教授余艳波说,作为“千湖之省”,湖北馆重在展示湖北人民治水、亲水和乐水的独特智慧,湖北城市依水而生、伴水成长的发展历程,以及江湖连通、水城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不论是一船游遍武汉三镇,还是江湖连通城市公园,都让人振奋。”湖北游客余梅说,好一幅人水和谐相处的画面,没想到自己的家园也可以这样美,“东方威尼斯”能早日实现就好了。


  马德里100%污水都得到处理


  生动的治水案例,在世博会外国场馆能轻易找到。


  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巴塞尔-日内瓦-苏黎世城市联合馆”,向参观者展示了清洁水源与高质量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联合馆馆长赵杨巧贤介绍,湖泊是巴塞尔、日内瓦、苏黎世三座城市的共同元素。上世纪70年代,日内瓦湖受到严重污染,湖中鱼类濒临灭绝。如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和处理才能被排放。经过治理,现在的日内瓦湖湖水清澈见底并可直接饮用,仅她居住的仅有5000人的小镇,就拥有两座小型污水处理厂。“我们希望把这些治污经验带到中国,帮助改善中国水质。”


  马德里市则展示了欧洲最佳的水资源再利用系统。这个城市100%的污水都得到处理,经过净化的再生水通过地下水管网络,供给喷泉和城市清洁等公共用水,年再利用水量达600万立方米。


  成都活水公园演示死水变活


  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环境综合教育主题公园,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成都案例——成都活水公园展示了将浑水变清、死水变活的城市生态系统。


  整个活水公园设计为鱼形,取“鱼水和谐”之意。鱼头部分是一个八角形大水井,被称为厌氧沉淀池,将污水的杂质沉淀。接着,水流从一朵朵“花瓣”中喷涌而下,在自然落差中充分曝氧后进入人工湿地。


  湿地的造型为一片片“鱼鳞”,由9个植物塘和18个植物床组成,种植有浮萍、睡莲等浮水植物,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以及金鱼藻、黑藻等沉水植物,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


  污水通过层层过滤,可达地表3类水水质。最后,清水汇集到“鱼尾”——养鱼池,几百盆睡莲正静静盛开,呈现水车轮转、芦苇微拂、“鱼戏莲叶间”的美好景观。据悉,活水公园每天可处理世博园区15吨污水。


  成都案例馆负责人严欢介绍,成都活水公园是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治理工程主题公园同比例的微缩模型,面积2680平方米。府南河主题公园面积达2.4万平方米,1998年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为300吨,是整个成都市的“绿肺”。获得国际优秀水岸奖最高奖、国际环境地域设计奖等多个奖项。


  湖北治水长路漫漫


  在赵杨巧贤看来,中国城市都可以从世博会上获取治水灵感。


  马德里案例馆在说明文字中简明扼要地说:“根据马德里的经验,水处理、绿化和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保护最基本的三个方面。”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说,湖北是千湖之省,但水资源优势整合不够,部门分割、地域分立、产业分属,水还远远没有成为生态湖北的金字招牌。她认为,湖北应突出生态立省的特色标志,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培育水产业基地,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恢复一体化,将武汉城市圈打造成湖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水污染治理基地。


  正如有的湖北游客所说,湖北借世博描绘了一幅“江湖连通,城市公园”的美好愿景,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达到“人水和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如何赋能韧性城市建设?有
河北首批11个美丽河湖名单出炉!白洋淀、
石家庄城管部门扎实推进市政排水设施维护
天津华明街道组试点推行绿色城乡排水系统
国务院:大力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建设,支持
四川出台“1+6”水美工程建设方案 推动
黑龙江省3个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相
三部委在扬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绩效评
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湖南省交通科研院获
广州这一节约用水措施,相当于为11.7间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7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8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92024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学术会议
10IE expo China 2025第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