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的主题,不一样的诠释。记者在采访城市最佳实践区时发现,对于“水”这个共同主题的展示,来自国内的三座城市广州、杭州、成都,在案例馆中倾力演绎自己独特理念,在表达形式上也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尽管案例馆中有些部分会给人一种“很美很难懂”的感觉,但是细细品来,还是让人印象深刻。
杭州案例馆:蒙太奇的手法容易被忽略
“读水”、“说水”、“听水”、“品水”是杭州馆的独特演绎方式,案例馆共分六个展区,通过杭州城市个性印记和生活方式,生动展示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丰富内涵以及治水兴城的方略。
在杭州馆内,有一个气势颇大的矩阵,也就是“五百人话水主题墙”。据馆内的讲解员介绍,主题墙上的人都是通过一次全社会的海选产生,采集了五百位普通的杭州人,述说、书写他们对水的感悟,对杭州的评价,涉及各行各业。
主题墙以暴露钢筋的原始水泥墙为背景,衬托前面以“品水话水”为主题内容的高技术精加工方盒及可转动支架,反映建设发展中的杭州的品质要求以及社会参与度,颇有深意。
不细心的参观者,很可能会错过展厅中“杭州人家”主题雕塑群的精彩之处,将这部分匆匆略过。记者也是通过讲解员才了解到,该展厅雕塑群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通过后现代表现手法,穿越时空将古今的杭州人家汇聚在同一个空间场景中,集一个家族不同的年龄段,以不同关注点构成生动的杭州人生活场景。
广州案例馆:最大亮点似乎“很难懂”
“上善若水、和谐广州”是广州案例馆的主题,采用了“云山、珠水、花城”的外观设计理念。记者在两次采访该案例馆时发现,与世博园里其它案例馆相比,稍显简单和抽象的设计,让很多的参观者来去匆匆。
整个展馆的最大亮点,是一条展示主题和内容条醒目的壁画长廊。对于没有讲解员陪同的参观者来说,似乎很容易与这个案例馆的精妙之处擦肩而过。壁画长廊位于展区中部、总长27米高2.4米的壁画长廊,以黄铜、不锈钢、木头、陶瓷、水五种材料搭配铸造而成,展示了广州的治水丰碑。
馆内讲解员告诉记者,壁画分为“千年水城”、“十年治水”、“万年和谐”三个篇章。其中“千年水城”展示了广州2200年来传统的水文化、水景观;“十年治水”则反映了广州在治理水环境方面的举措和努力;“万年和谐”是对保持未来水环境的期许。
据讲解员介绍,整个壁画特意为世博会设计,花费了相当长的制作周期。整个广州馆展区在完成上海世博会的展示之后,会搬回广州进行再利用、再展示,所有展项和结构都不会浪费,会重新再利用。
“水,搞掂!”展馆门口这句粤语标,诙谐表明了广州人治水的决心,这一处的表现,或许让很多参观者印象最为深刻。
成都案例馆:轻松惬意诠释“活水文化”
成都活水公园或许是三个案例馆中,让人感觉最为轻松惬意的展馆,这个案例馆是唯一露天案例馆的活水公园,可供人休息,这对于马不停蹄的参观者来说,是个难得的休憩地。
案例馆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核心位置,也是最早进入城市最佳实践区遴选专家视野的案例之一。以“活水文化,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原型为1998年建成的成都活水公园,是世界上首座以展示“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据介绍,案例湿地内的植物及银杏树都是从成都运来的,活水公园还承担世博园内除餐厅等以外的污水处理,展示被污染的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过程,诠释活水文化,启迪人们珍惜水资源。目前,“活水公园”可日处理世博园区污水15吨,可将5类水处理净化到3类地表水,也就是人可以游泳的水。
据该馆的讲解员介绍,成都案例馆中存有“5?12”大地震因素,展示了很多龙门山的自然生物群落,把发生地震的龙门山板块的生态环境表现出来。(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