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当记者走进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立刻被这里的碧水蓝天所吸引。5年以后,在这片180平方公里的规划土地上,将崛起一个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以及一座现代化的滨海宜居新城。而支撑这一切的是营口市发展低碳经济、打造生态城市的决心和行动。
以往,冶金等高耗能产业是营口市的支柱产业。为实现城市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营口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重点发展低碳产业,并对新上项目全面开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不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不上、不符合产业园区环境规划的不上。“我们的环评绝不只停留在纸上,规划一旦制定好就会严格落实,不会降低标准。不论‘一把手’怎么换,规划环评不能换,这就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营口市环保局局长杨恒学介绍。在营口,即使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项目,也总会被要求离城区再远些,而对城市有污染的企业则要求全部搬入离市区较远的产业园。营口市原有十余家造纸厂,为了减少对城市水体的污染,如今大部分小造纸厂已经迁入远离市区的造纸产业园,并全部做到了达标排放。
为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控,营口市还成立了应急环境事件监控指挥中心,并投入200多万元在市内12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了16套“在线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企业排污数据与监控中心实现联网,有效地防止了违法排污行为。今后,只要企业达到一定的排水量,都将被要求安装这种在线监控设备。
今年4月,营口市以“低碳建筑”产业为突破口,在沿海产业基地建起全国首家低碳生态科技产业园。园区聚集了低碳科技园、低碳产业示范区和低碳建筑示范区三大板块的上下游产业,将形成较为完整的低碳生态科技产业链条。预计到今年8月,入驻园区的节能建材企业就将投产,新型住宅示范区建筑的综合节能率可达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