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江引水工程竣工在即,跨市取水带来的资源分配和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焦点。
西江引水工程竣工在即,跨市取水带来的资源分配和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焦点。
取水城市希望上游限制工业发展,而上游欠发达地区也为“牺牲自我,成全他人”感到委屈。记者日前走访西江取水口对岸的肇庆金利镇,发现这里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发展,而漂着一层亮色油膜的污水正在通过村庄中的一条河涌缓缓排入西江。水资源保护专家为此呼吁,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尽快帮助西江上游城市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在另一方面,西江取水也引发下游城市对咸潮的担忧。日前,珠江水利委员会作为该项工程的审批单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西江引水对下游城市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今后将通过上游兴建大型水库调度水资源来解决咸潮问题。
取水口对面工业区崛起
肇庆金利镇工业园的工业废水直排江中,专家忧心对水源构成威胁
受到广西连日暴雨的影响,西江水位明显上升,大量泥沙裹卷而下使原本清透的水道比以前显得混浊许多。急速奔流的江水,映衬着两岸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东岸的西江引水工程取水泵站正在冲刺最后工期,而在西岸的肇庆界内,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工厂车间排放的袅袅白烟有时从对岸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工业园承接广佛转移工厂
通过广肇高速的一座跨江大桥,记者来到西江西岸的肇庆高要市,这里的金利镇被看作带动高要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其中金盛、金淘两大工业园区拥有超过1700家工厂,主要生产五金、建材产品。近年来,这个工业园承接了广佛地区很多转移出来的陶瓷工厂。
一条不算宽阔的河涌穿行在金淘工业园,这里的水体已经高度富营养化,部分水体已经变黑。记者停留期间就看到,漂着亮色油膜的污水从涌边的厂房里排出,沿着河涌缓缓向下游流去,直至小洲电排站汇入西江,而对岸偏上的位置正是广州西江引水的取水口。
这条河涌被当地村民称为“蛇尾涌”,村民覃伯告诉记者,原来这里可以养鱼洗菜,但2006年金淘工业园建起来之后,河涌水质越来越差。
在佛山三水的取水泵站工地,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总工程师黄微有时会站在西江大堤上眺望对岸,眼神里不经意间流露一丝忧虑。“对岸正在建设工业园,这对西江取水口来说是个隐患。”
与黄微有着类似担心的还有广州和佛山的政府部门。未来广州和佛山每天都要从这里各抽200多万吨饮用水,对于两地来说,取水口附近存在的任何排污口都无异于悬在广佛市民头上的一把“利剑”。
水源保护区范围未及对岸
值得注意的是,西江取水口并没有将河道两岸都纳入保护范围,只是划了600米范围,而西江河道宽度超过1公里,也就是说取水口的水源保护范围划在了西江河道中间。
按照有关规定,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排放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含汞、镉、铅、砷、铬等污染物的项目,同时也禁止设置排污口等行为。这将直接影响到肇庆高要的工业园发展。最后这个问题只能上报省政府,并形成了目前这个看上去略显折衷的方案。
对于未来西江水源的前景,黄微指出,目前西江水量还很丰沛,沿途排污量还没有超过西江的自净能力,但这两个条件一旦有一个发生变化,比如西江来水量剧减,就意味着净化能力降低了,就算是上游保持原来的排污量也不行。“两个条件有一个发生剧烈变化,那我们就又要用水体净化的办法了。”
咸界线上移或影响珠澳
取水将令西江水位下降2毫米,有环评报告指,可能导致下游城市因来水减少而取到咸水
广州西江引水工程曾引发下游城市对咸潮的担忧。日前,珠江水利委员会作为该项工程的审批单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西江引水对下游城市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今后将通过上游兴建大型水库调度水资源来解决咸潮问题。
修大水库为下游压咸
西江引水工程每天取水250万吨,西江水位将因此下降2毫米。
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的环评报告曾指出,西江引水项目取水会引起西、北江咸界线上移数百米,同时会造成珠海、澳门主力泵站取水口氯化物日均超标时间的增加。也就是说,下游城市可能因为上游来水减少而取到咸水。
珠江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对此指出,西江在枯水期的平均流量也有1500立方米/秒,而广州每天的取水量换算为每秒流量,相当于每秒取水40多立方米,这个取水规模对于西江流量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西江引水的调水完全是消耗性的,取走的水没有回归,而是从虎门水道流出去。”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主任陈晓宏教授认为,解决咸潮问题还是要靠调度,通过上游大型水库的调度,在枯水期加大下泄水量。
据了解,目前正在建设的竹银水库就是为了解决咸潮问题,而未来西江上游将建设的库容规模达到20多亿立方米的大藤峡水库,将对供水安全和水资源调配发挥更大作用。
西江分水是大势所趋
对于水源地跨区域保护问题,珠江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如果上游地区超标排污,交界断面水质不达标,将会限制上游区域取水规模,暂停其取水审批。
对于生态补偿机制,上述负责人认为,目前在法律和政策上还缺乏相关依据,政府只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从流域管理的角度看,我们希望能够推进生态补偿机制。”
广东曾在2008年对东江水资源进行分配,沿线各个城市限定了最高用水量。这种分水措施将在西江乃至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分水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各个城市都想多争取水量,一坐下来开会都争着要水,但基本原则是保障现状用水和生活用水。”珠江水利委员会指出,西江肯定要分水,只是目前先考虑用水比较紧张、矛盾比较突出的河流。目前珠 江 流域的分水规划和进度方案已经上报水利部,北江也会很快启动分水。
专家:
应建补偿机制助上游治污
“保护水源应从全流域的角度保护。”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常务理事熊杨呼吁,尽快建立全流域的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下游城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不能简单把企业赶到上游,否则就是在推卸责任。
熊杨去年从云南经广西到广东对珠江全流域进行了水环境考察。当看到云南、广西等地已经开始快速发展工业时,他意识到珠江流域未来面对的挑战要提升到跨省层面。他认为珠江流域应该参考长江流域,从国家层面建立补偿机制,下游城市应该帮助上游城市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上游城市也有发展需求,不能因为住在上游就保持贫困。”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总工程师黄微认为,如何建立这种补偿机制还处在摸索探讨阶段。
金利镇:污水厂年内将建成投产
在加速工业化发展的同时,肇庆高要的工业园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金利镇副镇长黄威军是从广州选调来挂职的干部。作为广州人,他深知西江引水的重要意义;同时作为金利的干部,他也明白今年要想把镇级财税收入从去年的3亿元提升到4亿元,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
“没有工业就没有发展,但我们会严格控制入园企业,近来偷排污水的主要是一些无证的山寨工厂。”黄威军还强调,目前金利镇的排水口位于西江引水取水口的下游,不会影响到西江取水的水质。
目前,金利镇还没有足够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也没有实现收集处理。但黄威军对下一步的治污措施充满信心,因为今年底,一座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金利污水处理厂将建成投产,首期处理规模达到2万吨/日。据了解,这座污水处理厂也将有望成为肇庆市首家镇级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