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6日从湖南株洲获悉,株洲市官庄水库第二水源工程输水方案已初步确定,供水路线暂分北、中、南三条路线备选,目前正进行实地勘查和征求意见。据介绍,最终方案有望今年6月底敲定,并正式启动建设,备用水源最快年底前与株洲城市供水管网相连。
寻找第二水源日益迫切
目前,株洲城供水水源主要来自湘江株洲段的3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2个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然而,由于城区枫溪港、建宁港、白石港等多条内港向2个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排污,株洲段水质的氨氮、粪大肠菌等个别指标超标,距国家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Ⅲ类以上)还有差距。
近5年来,湘江株洲段枯水位频创新低,特别是去年,由于降水偏少,水位长时间保持低水位运行,导致城市供水面临极大压力。目前,株洲日用水量在50万立方米左右,其中最低值为45万立方米,峰值约在51万立方米左右。所以,寻找第二水源日益迫切。
官庄水库缘何成第二水源
官庄水库位于醴陵市境内,湘水浏阳河支流涧江河中游,属大Ⅱ型水库,水库总库容1.21亿立方,多年平均可供城市水量8700万立方,按补充株洲市区50%的用水量计算,可供水320天,基本能满足市区的用水需求。
“特别是将水库水和湘江水掺和,可有效优化水质,提高水质标准。”去年8月,株洲市政协对城市第二水源备选水源地进行了调研,综合考虑原水水质、可供水量、输运成本、设施设备维护运营成本等因素后,官庄水库成为株洲市政协提议的首选第二水源地, “从官庄水库引水至株洲城区,直线距离约30公里。”
最终方案有望6月敲定
株洲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负责人介绍,最终方案有望6月底敲定,并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年底前力争备用水源与城市供水管网连接起来。
官庄水库向株洲供水路线图分北、中、南三条路线备选。其中,南线方案施工相对容易,该方案为出官庄水库后向南转,铺设管道至天府庙-黄村-杨家桥-白关镇-五里墩,然后向西沿现状道路输水到株洲二、三水厂,总长41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