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从武汉市政府常务会上获悉,该市将对1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自来水厂水源地进行整治,到明年底基本消除环境安全隐患,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武汉市自来水厂水源地共有19个,其中汉江有蔡甸、琴断口、国棉、西湖、白鹤嘴、余氏墩和宗关等7个,长江有江夏、白沙洲、平湖门、余家头、港东、汉武、沌口、堤角、武湖和阳逻等10个水厂水源地,以及滠水前川水厂水源地和举水长源水厂水源地。经调查,这19个水源保护区内存在18个排污口,其中汉江10个、长江6个、举水2个,19个水源保护区内均不同程度存在需搬迁的码头和违法建设、种植养殖等。
此次整治重点包括关闭、截流、整治水源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清理拆除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级保护区建成生态围栏和防护林。整治二级保护区内各类环境安全隐患,建设污染物收集处理设施,严禁在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
其中,水源保护区内排污整治计划,将实施太平洋(601099,股吧)、汤逊湖泵站、陈家山闸、巡司河解放闸、文昌门和倒口湖等6个排污口截污工程,将蔡甸、琴断口、宗关、汉武、长源等5个水厂6处反冲洗口迁至水源保护区外,推进国棉水厂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四小闸、汉汽和国棉一厂排水泵站等3处排污口截污管道建设。
水源保护区内码头整治计划,将清拆、迁移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无关的码头、船舶,综合整治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码头和船舶。清拆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无关的建设和各类种植养殖。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将对用地进行植被修复,建设护岸林、水源涵养林,对一级保护区实施隔离防护工程,建成生态围栏。
整治的同时,武汉市还将建立水源地保障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水源地监测体系,提高水源地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成覆盖全市的饮用水水源信息管理系统,划定水源各级保护区坐标红线图、表,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航运穿越管理制度,降低化学品交通运输风险。
本次整治将在明年12月底前完成,基本消除环境安全隐患,使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水质持续稳定达标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