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郊一片有着优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不仅堪比国外知名矿泉水水质,还可以作为南京的应急备用水源,现有20多眼深水井,每天能出水14000多吨。然而,这么优质的水源正面临着被污染损害的危险——因为有关政府部门要利用当地凤凰山废旧矿坑填埋污泥。
为了保护这一水资源,已退休的水文地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戴长寿四处奔走了一年多,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结果。近日,凤凰山铁矿填埋污泥项目正式开工,焦急万分的戴老无奈之下求助本报。记者随后展开一番深入调查。
反映:为保护水资源奔走一年多无果
“这是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我对此将不遗余力,不管一年还是两年。”已退休的水文地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戴长寿,家住在凤凰山附近某小区。2007年下半年,他听说南京市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秦淮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子项目之一——凤凰山铁矿矿坑做污泥处置场项目后,感到甚难理解,因为这将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形成十分大的危害。
随后,戴老利用从事相关工种多年的经验,开始多处搜集资料,并将自己的观点看法,以信件形式向市建设部门汇报反映:凤凰山铁矿矿坑填埋污泥后,南京南郊大面积优质地下水源必然污染。
#p#副标题#e#
2009年6月11日市公用事业局与凤凰山铁矿签订用地协议后,戴老以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将曾经反映的信函写成《恳请不要将凤凰山铁矿坑做污泥处置场》。2009年6月18日,又将此文分别送省、市委书记,省、市长,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建委、市国土局、相关媒体等。
其后,经相关媒体报道后,此事引起有关领导重视,去年7月,罗志军省长还专门为此事做了批示。之后,2009年11月1日,在原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召开专题座谈会。但此事却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这个事情已经拖了一年多了,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更让戴老感到气愤的是,上个月,这个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南京市有关领导还特意到现场参加启动仪式。
调查:20多眼深水井每天能出水14000多吨
南郊地下水资源究竟如何?9月14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南京凤凰山铁矿生活区。一排排老式平房宿舍的一端,公用水龙头都在哗哗地流水。一些人正在用桶接水。记者接了一杯喝下,好冰凉爽口!既没有常见自来水里的那种漂白粉味,也没有河水的土腥味。“这是凤凰山铁矿水源地深井抽出的水,每天早中晚向宿舍区及附近农村供应3次。”当地居民表示。
“1979年凤凰山铁矿委托省地质一队勘探供水水源地,打了两眼供水井,其中一眼每天出水可达4500多方,另一眼水量也较丰富,就是现在铁矿职工及周围村民的饮用水源,已用30年,是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从省国土厅地质调查研究院退休的戴长寿介绍。他还表示,在凤凰山、东善桥及银杏湖等处共有20多眼深水井在使用,每天能出水14000多吨,水质都很好。
戴长寿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从秣陵街道到祖堂山再到陆郎至云台山南,这一倾斜的约262平方公里的长方形范围内,火山岩地层随地质构造而裂隙发育,导、储水地质构造极发育。该范围内丘陵多,林木覆盖,蓄水条件好,有利于持续补给地下水,因此地下水很丰富。南京市本地水资源紧缺,主要依靠提取过境的长江水来满足需要。万一长江水源出现危机,南郊这片地下水就能作为应急水源,向南京江南500万市民每人每天供应优质地下水2.8升,可满足正常饮用。
质疑:环评结果违反我国我省相关法律法规
就在去年6月,南京市相关部门与铁矿签了用地协议,要在矿区建污泥处置场,其中主要处置污泥的场所是矿区最大的一处露天矿坑。戴老带着记者穿过将军大道,来到东边不远处的原采矿区现场。只见矿山中间有个巨大的深坑,里面是一池绿水。戴老讲,这个矿坑及其西北面共500多亩的面积就是将要建污泥处置场的基本范围。
“据我国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认为前期的程序——南京污泥处置场定位在凤凰山铁矿坑及环境影响评价存在原则性的错误,凤凰山铁矿坑不能填埋污泥。”戴老向记者介绍,国家及江苏省有关法规均禁止向渗井、渗坑、废矿井排入、倾倒有毒有害废水、废弃物,其中《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人大2003年8月15日修订)第四章第三十条明确:禁止向废井、废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有害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防止地下水污染。
记者随后向江苏省环保厅询问凤凰山项目的环评情况,该厅宣教处一位朱处长表示,他们只是负责环评审批,具体环评不是他们做。据朱处长介绍,环评的程序一般是建设方找一家第三方机构,比如河海大学、南京大学等,由这些单位负责具体的环评工作,完成后向环保厅提交。
对于为何凤凰山项目与国家有关法律相违背,朱处长声称可能是环评第三方机构疏忽了。“第三方机构疏忽,那你们审批时也没有看到?”面对记者的追问,朱处长表示具体问题要问省环保厅环评处的相关人员,但要按照该厅的采访程序走,时间约好会和记者联系。
凤凰山铁矿污泥填埋项目环评报告,是否真的存在违法之处?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记者:黄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