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省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表示,到“十二五”末期,辽河干流将努力实现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实现常年不低于3亿立方米水的存量;实现80%的时段水质达到3类,20%的时段不超过4类——比规划目标提高了一个等级,做到水清、岸绿、蛙鸣、鸟叫。
实现这些目标,我省将以“三治”为重点任务,即治险、治污、治乱。为治险,我省将实施辽河水毁工程修复、河势稳定及河道险工治理、河道清淤疏浚、盘山闸扩建、堤防标准化等一系列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国务院批复的 《辽河流域防洪规划》的重点内容,按要求,到2015年,辽河干流和石佛寺至盘山闸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其他河段防洪标准要达到50年一遇。
治污则主要开展辽河干流一级支流汇入口污染阻控、河道湿地及坑塘蓄水、河滩地生态恢复、保护区水质监测等工程。省辽河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既是恢复辽河生态的基础工作,也是今后有序开发流域资源、培植发展新兴产业的前提条件。
同时,我省将继续进行河道清障,进一步提高技防、人防、物防水平,加强管理,把辽河保护区内的各种资源有效地保护起来。
有关部门将充分利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打击保护区内的严重污染、非法采砂、盗伐林木、破坏水利设施及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