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城市约有七成供水变为污水排入管网中,如果收集起来再生处理后,城市供水量的一半可变成再生水,返回到城区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户,替换出等量自来水,相应增加了供水量
过去,各类工业及生活污水大多白白排走,既浪费又不环保。如今,随着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如何实现污水回用成为关注焦点。记者今天走访调查发现,伴随城市中水设施建设提速,大量污水被净化成中水继续回用,节水环保的同时,又为城市市政用水找到“新水源”,成为一项新兴环保产业。
今天上午,记者在经十路附近一新建小区发现,小区内随处可见带有“中”字标识的管道设备。业主柳女士说,居民楼里上下水管道齐备,尤其是经过密集的中水管道,大量生活污水经过小区中水站处理后被输送到各家各户,用来冲厕、洗刷地板等,不但节水环保,关键还省钱。除了生活用水,大量工业废水同样经过净化处理后被回用。光大水务二厂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算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我市日排污量约为70万立方米,光大水务4座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约63万立方米,这就意味着济南市绝大部分污水已被处理。
采访中相关专家表示,城市约有七成供水变为污水排入管网中,如果收集起来再生处理后,约七成可以安全回用,也就是说城市供水量的一半可变成再生水,返回到城区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户,替换出等量自来水,相应增加了供水量。从这个角度讲,中水再生回用对缺水城市意义重大。
面对城市缺水的严峻现实,我市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措施,不断加大污水回收利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我市就规定新建小区必须配套建设中水设备,以促中水回用。去年初,相关部门对开展中水站进居民区的工作作了相关部署,今后继续增加大型居民小区中水站的数量,对符合建设中水设施条件的居民小区,要求其补建中水设施,并在技术、用水计划指标上给予倾斜。今年上半年,全市审查验收新建中水设施6个,新增中水处理能力8160立方米/日,新增中水回用量2990立方米/日,日平均回用量达到8.93万立方米,城区节水总量达950万立方米,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全市共建成中水设施125个,区域中水管网124.25公里。另外,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节水,特别是要求绿化、冲厕、清洗车辆等杂用应尽可能采用中水,各单位不得擅自停运中水设施。
面对中水回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有关专家建言,对中水设施的规模超过规定要求的单位,应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以鼓励使用中水。另外,为在居民区推广使用中水,应研究制定居民用中水的相应政策,如对居民区的中水设施给予适当的补偿费等。(记者: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