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卫生局透露,“十一五”期间,该市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等重点地方病得到基本遏制。
保定市地方病流行主要有碘缺乏病、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等,市委、市政府历来对地方病工作高度重视。按照全市重点地方病规划要求,卫生、发改委、财政、教育、工商、水利、供销等多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组织开展地方病监测、健康教育、技术培训和督导等综合防治措施,2000年我市如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2005年第五次全国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显示:我市碘缺乏病病情稳定,8-10岁学生碘营养状况良好,甲状腺肿大率控制在5%以下。2008年全市25个县(市、区)碘缺乏病监测表明,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8-10岁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为2.4%,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的要求。2010年全市碘盐覆盖率为98.15%,碘盐合格率为97.47%,合格碘盐食用率95.66%。
此外,保定市有17个县(市、区)728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防治措施是改水降氟,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将降氟改水工作列入安全饮水工程,各级发改委、财政、水利、卫生等部门采取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和国家、集体、个人“三集资”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强化了全市改水建档和水氟动态监测工作,2009年全市改水建档率和监测率均达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