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为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集宁区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十件实事之一。工程于2010年7月初全面开始实施, 9月底竣工。项目总投资626万元,解决了集宁区周边15个自然村9616人、0.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
孙宪村有一口多年的老井,全村人全靠这口老井生活,平时担一担水需要10分钟的路程,遇到下雨就更费力气了,水里还有杂质,喝到嘴里又苦又涩,给村民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困扰。
孙宪村村民王世英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自家的院中打了一口井,虽然水质不好,但吃水难问题总算有所缓解。去年,由于持续的干旱导致这口井也干涸了,挑水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现在好了,自来水修进了家,只要一拧水龙头就会流出水来,王世英夫妇高兴得合不拢嘴,长期困扰他们家吃水难问题得到了解决。王世英告诉记者:“有了自来水,即使是遇到干旱的天气,我们也不用担心吃水、用水了。”
“水来了,水终于来了!”随着孙宪村村民王世英家的水龙头喷出一股清凌凌的自来水,孙宪村村民们终于告别了扁担水桶的时代,村民们奔走相告。“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喝上清澈、放心的自来水,生产生活方便了!”
这是集宁区实施自来水进村入户、打造民心工程的一个缩影,也是为群众办实事、求实效的结果。
为了让更多的人们喝上自来水,集宁区水务局专门成立了农村饮水工程领导小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现场实地勘察,选定井位,并对工程实行了公开招标。目前,集宁区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道铺设已经完成,其中押地房、翟家村、李老虎、孙宪村、郭哑滩、移民村、宋家梁、南洼等饮水安全工程已经全部竣工,完成机电井13眼,开挖管道110公里,土石方39.04万立方米。
挑水是份苦劳力,农村青壮年大都选择外出打工,挑水的重担就落在了妇女身上。现在好了,用水这么方便。 如今,走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村,看见农家妇女用清澈的自来水洗衣、做饭、喂猪、种菜,哗哗啦啦的流水声伴着她们嘻嘻哈哈的交谈声,演奏着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乐章。
现在这水用起来既方便,又干净,喝到嘴里,甜到心里。这惠及群众的好事事实,不仅得到村民的称赞,就连住在桥西的市民们也深切的感受到了。2010年,集宁区加大了桥西水源地建设力度,完成一期工程,解决城乡结合部居民饮用自来水问题,充分保证了市民的正常用水需求。目前,全面完成了红海子水源地二期工程,日产量达10382吨,红海子水源地已经成为集宁区又一城市供水水源地;桥西玻璃图水源地两眼深水井已经开采成功,井深123米,単井出水量70吨/小时,经验测,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如今,村民们再也不用早早起来外出挑水了,市民们再也不用为喝水发愁了。饮水安全工程让更多的人喝上了“幸福水”、“健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