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冬天北京的雪总是迟迟不来,让很多喜欢玩雪的人望眼欲穿。不过北四环边上的鸟巢却是里里外外一片银装素裹、冰天雪地的景象,游客可以在这里打雪仗、拉雪圈,也可以投冰壶、溜冰,甚至还可以在110米长的初级雪道上体验一把滑雪的感觉,这可是在北京市区唯一可以玩到滑雪的地方。人们笑称,虽然北京无雪,但鸟巢已经变成了“雪巢”。
北京无雪,可鸟巢的雪是从哪里来的呢?
2到3周时间紧急“抢雪”
王世刚是北京怀北国际滑雪场的项目总监,他的另一个身份也可以形象地称为“给鸟巢披上雪衣的魔术师”。从11月底开始,他和他的160人造雪团队就一直驻扎在鸟巢,所以谈起“雪巢”,没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给鸟巢造雪景,而且还要适合人们游玩,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王世刚说:“我们造雪的标准,是要给鸟巢内场和外场铺上厚达40厘米的雪,只有达到这个厚度,才可以有效延缓雪的融化速度,同时达到建立游乐项目的要求。”
这样规模的雪地,可不是“忽如一夜大雪来”就可以造就的。从11月底到12月初之间2到3周的这段时间,鸟巢就一直处于紧张造雪的阶段,这个过程被称为“抢雪”。而且并不是24小时都可以造雪,因为白天温度太高,所以大部分时间只能是趁晚上连夜开工。
6万立方中水成为“雪源”
和自然雪一样,鸟巢的雪也是由水变过来的。不同的是,鸟巢的雪全部是由经过处理的工业用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中水制造而来。王世刚介绍说,要把鸟巢里里外外全部铺上40厘米厚的积雪,得耗费60000立方米左右的中水。换算一下,相当于需要30个国际标准游泳长池的水量。
有了“雪源”,还得有工具。12台造雪机成为造雪的主力,只要开动起来,这些大功率的造雪机就可以对经过降温处理后的中水进行冷凝处理,结成细小的冰晶之后再喷洒出来。“在鸟巢内场造雪比外面要困难,因为鸟巢四周都是笼着的,使得鸟巢里面形成一个自然的小气候,温度下不来。”所以王世刚他们在鸟巢使用的这些造雪机全部是进口的,每台造价在30万元左右。此外,他们每天还要用压雪车对鸟巢内外的雪地进行平整翻新,保持雪面的清洁,而这样的压雪车单辆造价就需要百万元。
250元就可玩转“雪巢”
其实把鸟巢打扮成“雪巢”也并非今年的首创,从去年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今年的“雪巢”和去年比起来服务更加完善。王世刚说:“今年我们除了丰富运动竞技项目外,还增加了很多偏重于儿童和家庭的雪地娱乐项目,而且在内外场的连接处还设置了美食街和精品店等等。”
价钱方面,普通人来“雪巢”玩转一圈,人均只需要250元左右的价格,这里面包含了180元“雪巢”内外场通票和一些单收费项目以及吃饭的费用。王世刚说:“我们想用更好的服务,来培养鸟巢冬季体验型消费的市场,要不然整个冬天鸟巢只能让人参观就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