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 记者赵晓 通讯员周颖
浙江省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水平,确保全面完成减排任务,今年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上半年连续开展3次全省性环境专项执法行动。
首轮突击
依法限批加快整改
今年年初,浙江省环保厅就积极部署环保专项执法行动。2月,首先对绍兴、富阳等地展开重污染行业突击检查。
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绍兴县少数企业污染物浓度超标、超总量排放以及偷排漏排等行为较为严重,导致绍兴县河网水质总体无法达标。富阳市造纸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未达到国家控制标准。浙江省环保厅对两县(市)亮出区域限批红牌,暂停审批绍兴县境内所有印染行业和化工行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杭州市和富阳市环保局不得新批造纸项目。
绍兴县在被限批后,大力整改当地印染企业。截至7月底,绍兴县已关停中小印染企业45家,并对多家水量、化学需氧量浓度超标的印染企业进行限产、停产处理。
二轮重拳
提出对策解决难题
今年6月,浙江省环保厅启动“2+1”环保专项执法检查,检查重点是国家9部门环保专项行动规定的重金属排放企业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两大内容,以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情况。
检查组认为,各地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企业环保审批手续不完善,未经许可,擅自投产;电镀企业大多生产工艺、治污水平落后,环境问题相对突出。省环保厅将检查出的8家环境违法企业和1个重污染工业园区向社会公开曝光,同时求各地政府及环保部门对问题企业依法责令限期治理、整改或者停产关闭。
为帮助各地尽早解决污染难题,检查组建议,对于重金属排放企业,要积极推动电镀企业园区化管理。对于污水处理厂,要加强污水管网的建设配套,提高纳管比例,进一步规范管理。对于建设项目,实现长效管理,加强引导,完善和出台一批重点行业的环保准入条件,鼓励和扶持工艺先进的企业,限制工艺落后、污染防治能力差的企业,提升各行业的整体水平。
三轮深入
巩固整改挖掘亮点
一个月后,由浙江省环保厅8位厅领导分别带队赴全省各地,开展第三次全省环保专项督察。
此次督察重点是“2+1”执法检查中问题企业的整改情况、各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措施落实情况以及“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规定任务的完成情况。
记者采访了对绍兴市的督察情况。督查组认为,绍兴市各地对“2+1”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均已立案查处,大多数企业已按照督察意见完成整改或正在整改,特别是污水处理厂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绍兴市今年投入6亿元,有力提高了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率;率先在全省开展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处置集中整治。
督察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创新做法,比如,绍兴县针对印染行业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印染行业集聚升级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上虞市正在探索实施针对十大重污染行业的强制性淘汰改造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