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日,来自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五邑大学、国家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多家省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聚首江门,纵论河涌污水处理、农业水环境现状、污水深度处理与废水回用等议题。研讨会上,暨南大学签约江门中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双方将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副市长易中强出席研讨会。
据了解,目前我省共有30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与1万多家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新指出,高校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通过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不但培养了人才,还构建了科技创新平台,这是企业提高创新研发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
易中强表示,我市要发展好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就必须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这篇大文章。我市将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企业通过水资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实现转型升级。希望国内外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投资江门,投智江门;也希望我市的广大企业敞开胸怀,主动接受高校的技术辐射和产业服务。 (本报记者 周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