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住建厅派出的自备水源专项检查组,在宾阳、浦北、合浦、岑溪、罗城等地进行水质检查,发现自备水源水质均不同程度存着安全问题(详见本报12月14日4版)。记者在随行采访时发现,各地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自备水源,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水质安全问题,已引起了各地方政府的重视,他们纷纷表示在努力寻求方案,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罗城
“两周前我们用上了自来水”
2010年10月,受自备水源污染影响,罗城暴发甲型副伤寒疫情,共100多人犯病,主要是当地高中、初中学生。一年多过去了,当地学生饮水安全情况有无好转?带着这一疑问,12月11日,检查组一行来到罗城。
据该县教育局蓝奇科副局长介绍,该县主要有两所学校使用自备水源,分别是罗城中学和罗城高中。罗城中学是去年疫情的主要暴发地,疫情发生后,经检查是学校的一个自备水源受到污染所引起的,于是,县人民政府联合多部门将学校的自备井进行了关闭,全校都用上了自来水,目前,该校师生用水安全。考虑到自备水源存在着安全隐患,县政府在本身财力紧张的情况下,还投入28万元给罗城高中改善自来水管网,在检查组到达的前两周,罗城高中的学生也已经使用上自来水。
这些情况是否属实?“我们的学生在两周前已经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见到检查组一行,罗城高中管理后勤的副校长介绍说,该校的自备水源已经拆除,并带着检查组一行来到原自备水源的井口,发现情况确如该校长所说。随后,检查组来到学生宿舍取样检测,证实学生所用的是自来水。
记者问:“用上自来水后,学校负担会加重吗?会向学生收费吗?”
该校长答:“不会再向学生收费,财政每学期以80元/学生的水电费标准补贴给学校,不足部分学校也不会向学生收取。”
据该县水利局局长韦文龙介绍,罗城县城自备水源的取水量占整个城区取水量的14.5%,共有自备水源井约300个,主要分布县城周边村屯居民、老街居民、部分学校、厂矿及酒店,其中居民自备水源取水量又占整个自备水源取水量的63%。在该县章罗村李家屯,村民李志林告诉记者,副伤寒暴发后,他也受到感染住院了。自从知道是自备水源受到污染引起的,村里人都想用自来水。但因为自来水管网还没有铺设到该村,所以只能等着政府尽快铺设管网,解决全村的饮水问题。
对此,该县副县长梁基武表示,将积极筹措资金,把自来水管网扩大,并延伸到城乡结合部,让老百姓用上干净的自来水。对目前仍在使用自备水源的营业单位,特别是餐饮企业,将在明年5月份前关闭完毕。
岑溪
“将想办法让百姓喝上安全水”
在岑溪市,共有8个单位在使用自备水源,其中有7个是学校。经检查发现,这些学校中,大多数是学校饭堂使用自来水,学生宿舍、教室、办公室等日常生活用水使用自备水源的水;第二中学与他们相反,用太阳能、空气能洗澡的使用自来水,学校饮用水及生活用水使用自备水源;第五中学则是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用水全部使用自备水源。
“虽然自备水源存在是有原因的,但不管什么原因,都是借口,政府将着力解决自备水源的问题。”这是岑溪市副市长黄棪栩在对检查组介绍情况时说的一句话,给同行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
记者问:“对于岑溪市存在的自备水源问题,你们有什么具体的整改措施?”
黄棪栩说:“我们已经责令相关部门拿出整改方案,市水利供水公司要在明年3月份前提交上述单位改用自来水的规划、预算、方案,并于明年5月前将整改情况、结果形成书面报告,经市政府审批后上报区检查组审核。责令城区范围内凡取用地下水资源的单位在明年5月前必须全面关闭自备水源,改用自来水。”
记者问:“学校经费困难,政府将如何帮助他们整改?”
黄棪栩说:“在解决民生问题以及对公共事业的投入上,政府是很大方的。为做好这一工程,该市将采取‘财政出一部分、用水单位承担一部分、供水企业支持一部分’的政策,着力解决用水资金问题,全面取缔自备水源。”
记者问:“这3个‘一部分的政策’,是设想还是已经拿出了具体方案,三方出资比例是多少?”
黄棪栩说:“目前只是计划,但我们会尽快拿出方案。”
浦北
“投入100多万元建管网”
“由于供水能力跟不上,用自来水得走后门。”据浦北县开投公司负责人黄育旺介绍,由于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能力跟不上,造成用水单位用水困难,因此,一些用水较多的单位采取自来水和自备水混用的方式解决用水难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政府将自来水厂交由浦北县开投公司接手管理,并下达“死命令”,要求解决供水能力跟不上的问题。开投公司接手后,立即投入了100多万元建管网,同时,新的水厂也将在明年3月动工建设,届时,浦北县城区居民用水问题将得到解决。
浦北县政府对检查组也交出了一份关闭自备水源的时限表,表示从明年1月开始至5月实施关闭措施。规定自备水源一经关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封启用,否则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处以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