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我市(温州市,下同)首批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已建成,今年将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意味着我市市民的饮用水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线”,水质实现自动连续的全天候监测。
据悉,首批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分布在泽雅水库和珊溪库区赵山渡水库。在建立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之前,我市居民的饮用水“防线”主要靠人工监测。工作人员会到库区进行一月一次的采样,然后送实验室检测,费时费力,难以及时、全面掌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而建成的自动监测站,会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测,而且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自动传输和时时接收查询,随时掌握水源水质状况。
珊溪库区赵山渡水库是我市400多万人口的“大水缸”,负责市区、瑞安、洞头、平阳等地的饮用水。珊溪环保分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说,他们在赵山渡取水口用水泵把水抽上来,运送到监测设备中。每个仪器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分别进行检测。监测内容包括高锰酸盐、生物毒性、叶绿素、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如一旦检测到叶绿色异常,就能及时发现水质可能爆发蓝藻等。
市环保局相关人员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成将保障市民的饮水安全,完善水库的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建设,能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此外,今年将规划在乐清、永嘉、苍南、文成、泰顺等地建成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
延伸阅读:
根据省政府的规划,将加强重要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生物(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和供水水库水源水质监测系统建设,强化农村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到2012年,新建81个县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到2015年全面建成县以上饮用水源地、县(市)交接断面和重要敏感水域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杭嘉湖、宁波、温黄、温瑞平原和金衢盆地地下水监测站网,建立全省水土保持监测、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地下水资源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