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工程通过长沙市为民办实事考核组一行的考核验收,这标志着长沙县已经实现乡镇中心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18个乡镇中心集镇每天产生的5万吨污水得到有效处理。长沙县也成为全省首个实现中心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的县。
日处理5万吨农村污水
路口镇污水处理厂于2011年12月15日通水试运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厂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常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不同,采用的是生物转盘加滤布滤池的处理工艺,污水经过处理后,可直接安全排放或重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前来考察的国家环保部生态保护司副司长对这种低成本、高效率、适合集镇特点的污水处理模式和工艺予以了充分肯定。
据介绍,长沙县农村集镇每年污水排放量达2500万吨,过去由于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向塘坝、河流、水库,严重污染浏阳河、捞刀河等水体。从2009年开始,长沙县在金井、北山镇进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试点,拉开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工程建设的序幕。2011年4月,又同时开建1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该工程项目总投资4.38亿元,占地151亩,建设规模为每天处理污水8.66万吨,其中第一期投资为2.75亿元,每天处理污水5万吨。
随着18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完成,一个以星沙污水处理净化中心为主体,城北、城南污水处理厂为两翼,乡镇和重点社区污水处理厂为网络的全县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形成。这不仅标志着长沙县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乡镇中心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更为长沙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18个污水处理厂一体化运营
“我们不希望这个工程建成后便成为‘晒太阳’工程,所以一开始就从保障运营的角度入手。”长沙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打破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从建设期的“香饽饽”沦为运营期的“狗不理”的宿命,长沙县与北京桑德国际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采取了18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模式。“如果采用传统模式,每一个水厂都是‘小而全’的,这批项目的总投资增加50%都不止,一揽子打捆模式则确保了项目的投资和运转。”
与大中城市污水相比,乡镇污水有自己显着的特性,其所含的生活污水比例大,且污水量小、污染物浓度变化系数大。另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点多、面广、规模小、建成容易经营难,如果照搬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势必造成成本高、操作复杂、设施维护困难等工艺缺陷。针对这些特点,长沙县在充分调研和反复比选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采用最具经济适用性的污水处理技术,即由北京桑德国际推出的“SMART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核心技术为生物转盘和高效滤布滤池,具有占地面积少、成本低、操作简便、污泥产生量小等优势,从而开创了全国农村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新模式。
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厂建好后,如何运营下去?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又是怎样?该负责人表示,县政府每年将安排污水处理厂运转专项资金,同时,县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服务费与城市污水处理服务费保持基本一致,以确保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得起,也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