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V类水、重污染河流等成为对巢湖流域四条河的基本描述。记者昨日从环保部门获悉,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的综合治理方案已经出炉。四河治理,各不相同,环保部门将用5年时间实现目标,以减轻入湖河流对巢湖的污染。
南淝河急需清洁水源
总投资:约18.8亿元
南淝河属于劣V类水,是典型的缺乏生态基流的重污染河流。氮磷为主要污染物,氨氮为首要污染物。 “由于缺乏清洁水源,以污水厂尾水为主的再生水成为河道的重要补给水源。即便是达标出水,但是相较于地表水来说,这些补给的尾水依然是劣V类。 ”环保专家告诉记者,南淝河治理重点是保证清洁水源补给,保证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一定规模的下泄流量,同时对污水厂尾水实施提标再生,尽量将排水标准与地表水挂钩,为南淝河提供清洁水源。
十五里河清淤疏挖、生态建设
总投资:约12.97亿元
十五里河的水质长期属于劣V类,由于缺乏清洁水源,加之干流还有污水尚未截排,以及污水厂尾水入河,造成十五里河重污染的水质现状。环保专家告诉记者,“综合来看,上游缺乏清洁水源补给,未实施截污,"不截污则污染,截污则断流"是最为突出的水质问题;中游支流水质污染对水质影响明显;下游水质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完整。 ”
对于十五里河“三段式”的特点,治理策略也各有不同。其中,上游清淤疏浚、进行生态补水,对硬质化岸坡生态修复,种植植被;中游主要进行河道疏挖,构建生态缓冲区;下游疏挖湿地型河道,构建规模化湿地。
派河建入水清水廊道
总投资:约7.89亿元
派河水质为劣V类,氮磷为主要污染物。上游来水污染明显,中游受支流污染严重,下游水质平稳。环保专家告诉记者,派河的治理目标是构建生态安全的巢湖入水清水廊道,使各项水质指标全面达到V类的功能区划要求,并构建一定纵深的沿岸生态缓冲区。
双桥河保护巢湖饮用水安全
总投资:约2.29亿元
双桥河与其余三条河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入湖口正好处在巢湖市规划中的饮用水水源地重点保护区域之内,距市一水厂取水口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 “根据现场观察,双桥河入湖口水质呈黑绿色,有明显臭味,水质状况堪忧。 ”环保专家告诉记者,对于双桥河的治理共有十项具体措施,包括污染源治理、流域污水截污等等,“以削减入湖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