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强监测能力,切实加大投入,全力推进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
据了解,去年我市国、省控企业及污水处理厂共55家,其中废水重点源32家,废气重点源13家,污水处理厂14家。目前,已在49家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安装率为94%,另外3家为今年新列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目前正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
开展自动监控系统运行及数据有效性审核,保障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据统计,去年一季度至四季度,我市参加并通过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的国、省控企业数量分别达30家、17家、32家和30家,共下发合格标志130个。
充分发挥自动监控系统的作用,使之在环境监管、排污费核查及总量审核工作中大显身手,发挥“千里眼”的作用。截至目前,市自动监控中心和兴平、礼泉、长武监控中心已经建成投运。
加大经费保障。去年以来,我市将上级部门和配套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经费及时拨付监测单位,全面保障监督性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已将上级部门拨付82万元和我市配套12万元全部拨付到位,并全部用于日常监督性监测工作。